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7期
编号:13198516
与中小学心理老师谈心理教育(之一)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7期
     二、关于心理教育宗旨

    心理教育宗旨与心理教育目标紧密相关。是否可以说,心理教育目标是从心理教育自身说的,即心理教育过程中在促进人的心理发展时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心理教育宗旨是从为什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方面说的。宗旨与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仅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宗旨依据目标而确定, 目标在宗旨中体现。我们可否用24个字概括心理教育宗旨:“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形成和谐人格,服务人生幸福。”宗旨的四方面内容是相互关联的。以下,我对这四方面内容分别谈一些看法。

    1.优化心理机能

    对心理教育而言,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是第一位的、根本的心理教育本体的、内在的、直接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培养优良心理素质,这也是我们心理教育工作,包括心理教育有关学会工作的宗旨。心理教育目标定位于心理机能,是心理教育区别于智、德、美、体各育的根本之处。因此,从我们理解心理教育与其他各育的区别说,心理机能是个关键词,从理解心理教育的对象、目标说,心理机能是个核心概念。“机能”一词在德语中是Funktion,具有机能、功能、作用、职务、职能等意思,我是依此来意会“心理机能”的。心理机能是中性的,没有是非、善恶之分,但有层次之别。康德、维果茨基认为心理机能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有的人类学家作了更多层次的划分。心理潜能是内部的、潜隐的心理机能;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机能内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是否以改善、提高心理机能为内在的直接目的,是心理教育区别于非心理教育的分界线。心理教育的宗旨强调优化心理机能是根本,因为人是有机整体,人的各方面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