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7期
编号:13198502
谁引导我们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7期
     摘要:中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逐步形成的时期,也是性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未成年人的性观念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事,它将影响到家庭结构状况和社会稳定程度。因此,研究他们的性观念特点,加强性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学生;性观念;引导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婚前发生性行为、未婚先孕的人数大为增加,中学生性失控的案例也时有发生。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单位合作进行的关于“青少年异性交往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仅二成多的中学生认为过早发生性行为不合适。中学生的性问题已成为教育者不可回避的一个事实。基于此,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四川省中心城市、中等城市、乡村中学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六所中学的4033位初、高中学生的性观念进行了调查,并对四川省当代中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就他们的性观念变化、特点和原因,提出了我们的一些教育对策。

    一、中学生性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

    1.自我接受程度高

    这首先表现在对自身生理变化的反应上。在调查中,对自己身体发育“满意”的男女生分别为78.3%和65.9%;而感到“很不满意”的,男生仅有3.7%, 女生为3.4%。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的中学生对自身生理的变化能持坦然、积极的态度。对于“自我在同学里受欢迎的程度”的调查,有26.7%的男生和33.3%的女生选择了“很受欢迎”,59.2%的男生和57%的女生认为“还不错”,只有1.2%的男生和1.7%的女生认为自己“不受欢迎”。这说明,当代中学生能够积极地认识自我,大多数中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期”,与儿童期相比,中学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仔细审查自己。

    2.能以健康、开放的心态面对“性”

    随着青少年性成熟期的提前和社会观念的逐步改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