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3198359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中对个体防卫现象的关注与回应(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11期
     三、用“无为而治”有效回应“个别拒绝参与”的防卫现象

    面对班级团体辅课中个体学生因为某些心理障碍而拒绝参与游戏或某一课堂环节时,我们往往呈现出一种想马上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急切心情,其实,单凭这份热情还不够,有时反而适得其反,造成了课堂不和谐的现象,也许这就叫做“欲速则不达”吧。中国古代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借鉴。这种思想认为,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意愿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只能拔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只有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发展的自然状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无为”并非“不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背而为,讲求顺其自然。面对学生个体的拒绝参与现象,我们应该深入分析,究其原因:其实这只是团体辅导中个体的一种抗拒与防卫特征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1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