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3198320
新课程教师需要五种意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年第11期
资源,对话,生命,效率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除需要有研究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外,还需要有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生命意识、效率意识。

    关键词:课程;资源;对话;生命;效率

    新课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为旨归。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新课程全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念,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教师再也不是由专家编写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起共同构成新课程的合作者;教师再也不是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究者。因此要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教师需要具有研究意识、反思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这些都已达成共识,这里不再赘述。笔者以为,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还需要有课程意识、资源意识、对话意识、生命意识、效率意识等。

    一、课程意识

    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在传统的教学论概念系统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主要表现为教学大纲等指令性文件、教科书等学习文本、教参等辅导文本,故又被称为“学科课程”或“文本课程”。这种课程观是孤立、封闭、僵化的,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人的发展,使得课程与教学成为两个彼此分离的领域,教学过程就是忠实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师生的生命力和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有物,更有人的存在。即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经验课程”;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