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1期
编号:13198279
学生学业自我妨碍的心理根源及干预(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1期
     (二)归因理论对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产生的解释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韦纳(Weiner)提出的成就归因效果理论,一个人对自己行为成败因素的归因包括三个维度,即控制点(因素来源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稳定性(因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控制性(因素是否是可以控制的)。控制点即将因素的来源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类;稳定性是指因素是稳定的、持久不变的,还是经常随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控制性即因素是个人可以控制的(如努力),还是个人不能控制的。个人在对此进行分析时,一般有六个方面的归因,即能力、努力、运气、工作难度、身心状况、别人反应,这六个因素可以归入到三个维度中,形成不同的归因风格。不同的归因风格又可以形成不同的认知风格,产生不同的行为动机。有研究指出,学生的自我妨碍行为产生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由于学生自身的三个因素(能力、努力和身心状况)不利于积极归因,也就是说,如果倾向于将学习上的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因素(如智力低、能力差等),可能形成消极的归因风格,导致对待学业的消极态度;反之,把成功归因于运气、任务容易等外部因素则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归因风格,这样就会产生对待学业的积极态度。

    学生采用自我妨碍策略也与自身的成就动机和自我效能感有关。心理学家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的两个部分(力求成功的动机与避免失败的动机)产生的两种心理作用彼此相互抵消的结果,形成个体的成就动机。学生自身的两种动机相互作用,占优势的成就动机对学生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研究表明,习惯于自我妨碍的学生力求成功的动机低,他们对失败的恐惧远远高于对成功的渴望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