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2期
编号:13198236
回顾与展望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2期
     199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成立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更好发挥委员们的作用,明确职责,在委员会换届之际,咨询委员会更名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

    我受新老委员会的委托,向这次大会汇报如下几个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十年工作回顾

    在教育部领导的关怀与领导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直接关心与指导下,委员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大连、贵阳召开了由委员和十个实验区的负责人参与的学术研讨会。我们工作的理念是:想做教育部需要我们做的事情;教育部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想把它做好!所以我们具体落实了如下六项工作:

    第一,作为一个咨询组织,2002年委员会为教育部起草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对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与方法,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并把目标牢牢地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全员参与上,这就是目标定位问题。2002年8月教育部颁发后,对“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第二,在基础教育司与师范司的指导下,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教程》,共三册。经教育部师范教育教材审查委员会有关专家审定,于200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同类别的教师人人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读本。同时,参与了教育部基础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思想品德》等国家课程标准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内容的起草工作。

    第三,指导实验区内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获取了有益的工作经验。今天实验区领导的发言,从不同的侧面回答了心理健康教育热点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推广的模式、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等问题,并总结了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

    第四,探索了中小学专职和兼职教师培训的机构、内容、方式和途径。目前,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部分德育工作负责人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由大学、教科研心理专家组成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及培训工作,并与人事部门协商解决教师队伍配备的问题。这次广东的经验正是集中地体现了这方面的工作。此外,北京、上海等地也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第五,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出版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收集了一批优秀个案,既有文本读物,也有音像制品。

    第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近年来,许多委员还承担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哲学社会科学攻关课题的研究,深入探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两个现状的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和深入。其中上海的生命教育颇有特色,值得推广。

    二、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明确职责是专家委员会更好、更有效开展工作的前提。在基础教育司的指导下,委员会起草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委员会成员一致通过了这个工作职责。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涉及到:

    1.组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工作,及时发现热点、难点问题,为教育部制定政策、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2.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方案,对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估;

    3.组织审议和鉴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成果;

    4.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总结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

    5.指导各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

    6.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建设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今后计划工作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工作要点,委员会将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拟开展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1.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一次常规调查和专题调查;

    2.从2008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会,研讨问题,总结经验,评优示范;

    3.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纲要与指南》,规范培训内容体系,以保证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适宜性,规范培训行为,保证培训质量;

    4.构建多级培训网络,开展国家级培训者的培训,以各省培训中心(建议由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师范大学或心理学科较强的综合性大学承担)为依托,开展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以骨干教师为主开展校本培训,特别是班主任培训,为适应培训工作需要,依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系列培训教材;

    5.从2008年起,协助教育部定期开展对各省培训中心工作的督察与评估。, http://www.100md.com(林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