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2期
编号:13198221
开拓创新 顺势推进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2期
     我市从1995年开始,在全市城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年的探索,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内容形式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机制。城市90%学校、农村近70%的学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顺势推进,2004年3月启动了全民心理健康教育工程,2007年4月成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和石家庄未成年人心理干预中心,并投资在全市24个县(市)区建立了三级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其中二级心理维护中心26个,三级维护中心100个,平均每个县(市)区五个维护中心。一个稳定的、可行的适行模式已初步形成。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构建和谐社会为旗帜,以机制为保证,以整合资源为基本措施,以师资培训为重点,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具体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党委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抓什么,怎么抓,从何处入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是否有实效。为此,市委书记吴显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几次到基层调研,经过调研论证形成共识:一是未成年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我市教育部门已进行了十几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支以志愿者为主的基本队伍,他们多数是第一线的骨干,有实践经验,经过了专业知识的培训,有的已小有名气,成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惑的“大师”;三是在现实中存在着名师无名无人知晓和家长求助无门的矛盾;四是未成年人面临着沉重的学习负担,出现心理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总之,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造福子孙的一件大好事。

    基于以上认识,市委决定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营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市委宣传部将此列为2007年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明确推出继续推进全民心理健康工程,并提出了市县校三级维护网络,拨款200万作为激励,建立26个县区分中心、100个三级维护站点。由宣传部、省委文明办和教育局具体落实,截至2007年12月20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