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8年第3期
编号:13198212
关键期教育与儿童的心理健康(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第3期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对孩子性教育的认识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性教育就是在孩子青春期开始的时候进行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的教育。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说法是片面且有误导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儿童心理的发展阶段具体划分成以下几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早期生殖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由此可见,儿童性心理在学前期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当前的心理学家认为,2~5岁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性成熟的最早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两到三岁的孩子提出性问题,尽管此时他们并没有性概念。比如说,儿童最常问到的问题就是自己从哪里生出来,在性别的认同中男女儿童对彼此的生殖器都产生很大的好奇等。

    在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如果父母和教师没有意识到性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就会对儿童提出的性问题或者进行的“性”游戏产生不安和惊恐,可能采取训斥或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到挫折,影响到其成人后对性的态度,严重者会导致变态的性心理。对于女孩而言,这种性的罪恶感和肮脏感可能导致其成年后的性冷淡;对于男孩而言,粗暴的阻止可能引起逆反心理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