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3197770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思考(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5期
     〔摘要〕本文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对我国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进行本土化思考,并通过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阐述我国中小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本土化;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14-03

    西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理论建构或是实践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而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余年光景。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基础心理学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也基本全部来自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大规模的模仿、普及与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合社会文化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应用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传统有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价值模式,与此相对应而形成具有不同心理结构成分的国民心理素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同一种范式构建“统一的”、“同一的”、“世界性的”、“普适的”心理学科体系。于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应时诞生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表现了心理学科的世界性、统一性和国际化属性,是出于世界人类在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异”则表现了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旨在应对不同文化范式下的国民的独特心理特性,也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4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