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3197557
多种辅导方法在一名ADHD儿童干预中的运用(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11期
     〔关键词〕 ADHD;儿童;心理辅导方法

    注意力缺失/多动症(ADHD)是儿童行为问题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问题,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发展、教育、课业学习及社会行为,儿童与他们的父母也承受了许多痛苦。本个案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年的辅导已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一、个案情况

    东东(化名)不满7岁,刚刚入学两三周,已经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上课乱动,随意讲话,性情暴躁,易怒,经常招惹同学,推推打打是常事,曾用茶水浇男同学,捉虫子吓女同学,损坏教室物品等,同学、家长纷纷告状。上英语课时的表现严重影响教学秩序:见到英语老师进教室,他就躺倒在地;上课时除大声讲话,还吹口哨、扔橡皮等,毫不在乎老师的批评。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的印象:壮实,个头高,在楼梯上跳上跳下,有爆发力,运动协调;语言表达能力强,但话语随意,有成人化倾向,缺少礼貌,对老师怀戒备心理。

    东东的情况比较符合ADHD的表现,为了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我们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家长带孩子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看了专科门诊,专家的诊断为:注意力缺失/多动症,轻度,攻击性突出,智力正常。

    二、多种辅导方法的运用

    我于东东入学后第4周对他进行了辅导,持续了两个学期,期间综合使用了多种辅导方法,有的阶段性使用,有的持续使用,有的交叉使用,基本上发挥了各种辅导方法的优势,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

    1.人偶游戏法

    所谓人偶游戏法,就是准备各色的人偶,让来访者自由选择,派给人偶一个身份,然后辅导者和来访者借助人偶进行谈话。这也是许多心理辅导者常用的小技能,小学生因为语言表达的限制或心理上的防御,在摄入性会谈时,辅导老师可能得到的信息量很少,而借助人偶能起到桥梁和道具的作用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