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09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197531
心理拓展训练方法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证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12期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将心理学理论原则应用到拓展训练中做出了尝试,认为将心理拓展训练理论与方法应用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拓展训练;初中生;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2-0018-03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环境下为成员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即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或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适应能力,以预防或解决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的助人过程。

    将团体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与拓展训练揉合起来并应用在心理辅导中,我们称之为心理拓展训练。

    一、理论背景

    根据心理分析学者埃里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中,每阶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中学生正处于第五阶段的青年期,此时正是发展自我概念、进行角色认定、社会地位形成的重要时期。依据 Erikson 的看法,青少年时期的发展危机主要与自我概念和自我认同有关。如果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深刻,知道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并且知道人生的意义与方向,将有助于个人价值体系的形成,使个人的生活哲学得以建立,并使人生具有方向与目标,不至于产生迷失或混淆。

    因此,青少年急需有认同及归属的团体,与同伴建立密切的友谊对促进其社会能力的充分发展极为重要,有了友谊作基础,青少年在个人兴趣与活动上就能获得共同分享的对象,在个人遭遇问题时也能获得协助解决,或在情绪上得到支持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