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3期
编号:13196083
一例焦虑症的理情行为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0年第3期
高中生,理情行为疗法,个案辅导
     〔关键词〕高中生;焦虑症;理情行为疗法;个案辅导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它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文中结合一例在学习方面存在严重焦虑的个案,探讨理情行为疗法对焦虑症的治疗效果。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W,高二女生,因紧张、焦虑问题前来咨询,同时伴有睡眠障碍。

    自述高二分科后,有一次数学老师说课程难度将有所提高,她听后很紧张,担心自己听不懂。没想到以后一上数学课,她就焦虑。虽然求助者努力认真听课,但专注时间不长。后来演变为一上理科的课程,她就紧张得坐立不安,心跳加速,反映说能听到肚子响。白天听课状况很差,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即使很疲倦也难以入睡。这种状况持续有半年,求助者很痛苦,曾在医院接受过治疗(主要是服用药物),但是效果不理想。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1.心理评估与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求治欲强,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临床评定方法,该求助者反映已经泛化,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学习和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其病程有三个月以上,其心理痛苦无法自己摆脱。对照评分三标准,该求助者得分为6分,可诊断为神经症。

    (3)求助者的问题表现为:有焦虑情绪体验,并伴有心跳加速、流汗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状。对照症状学标准,这些症状符合焦虑性神经症的诊断要点。

    (4)根据求助者的焦虑情绪体验,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量,总分为30分,说明求助者处于严重焦虑状态。

    综上所述,初步诊断该案例属于焦虑性神经症。

    2.原因分析

    生理原因:求助者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体检未发现异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