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3844
让中学生大胆地走进心理咨询室(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9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内驱力;认知;情感;行为;宣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不断更新改变。在现今的中小学中,不少发达地区的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中的心理咨询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最初,很多心理老师都会发现,一些中学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局限,普遍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或者“心理变态”的人才需要心理咨询。结果,在学校花了很大的力气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聘请了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老师以后,很多心理咨询室却门庭冷落,仅仅为学校中极少部分的学生服务,甚至渐渐地沦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因此,如何让学生大胆自如地走进心理咨询室,使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切实发挥它的作用,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关理论表明,人的行为是受内驱力推动的。只有认知、情感足以唤起他们的行动动力的时候,他们才会愿意或积极地采取某一行为。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改变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和情感开始。

    一、通过学校各种宣传栏,引导学生建立心理咨询的正确观念

    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喜欢追逐新异事物的年龄阶段,如果对他们灌输某些观念,用单纯的说教一般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同。因此,可以通过故事或者举例子来唤起他们的兴趣。如以下的经典故事,就可以放在心理咨询室门口的宣传栏里,去吸引学生的眼光:

    1988年的暑假,一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来中国讲学,主题是关于“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他向与会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与女生第一次约会,男生迟到了10分钟,他向那位女生说:“对不起,我迟到了,我是去看我的心理医生,在那里耽搁了一点儿时间。”故事很简单。那位临床心理学家接着向与会者提问,问大家如何看待那位迟到的男生,如何评价他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一些与会者认为,那位男生“有问题”,本来迟到了就不对,还说去看“心理医生”,是不是心理不正常或脑子不对劲呢?他们的关系可能一下子就告吹了。当时,那位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解释说,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那么去看心理医生的理由是成立的,那位女生大概会这样想:1.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受教育的层次高,知道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2.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的经济条件有保障(在美国看心理医生收费是很高的);3.直说自己是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诚实。他们的关系会有很好的发展。

    在这个故事后面可以附上心理咨询的定义:“辅导心理学始终遵循着教育而不是临床的治疗或医学的模式。辅导对象(不是患者)被认为是在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任务方面需要帮助的正常人,辅导心理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已经存在的能力,或者形成更为合适的应变能力。心理辅导试图帮助辅导对象得到充分的发展,扫除其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国际心理学联合会《心理学百科全书》1984)

    以故事开头,再结合一些有理有据的说明,最后可以在宣传栏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去引导学生建立起心理咨询的新观念:

    1.每个人都有出现心理困扰的时候,所以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也不例外;

    2.寻求心理咨询的人不是有病的人,而是一个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的普通人;

    3.接受心理咨询的人是勇敢、现代、注重自身健康的人;

    4.心理咨询不是治病,而是致力于帮助人心理的成长,助人自助。

    二、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用舒适的多功能的场室吸引学生的来访

    在校内比较安静又足够宽敞的地方设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里面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室、档案室、阅览室、放松室、活动室等。在给场室起名字的时候,可以适当淡化“心理咨询”或“心理辅导”这些专业概念,用“指导中心”代替“辅导中心”,用“心晴聊天室”、“心语阁”等代替“心理咨询室”,并用专业的设计去营造心理咨询环境,吸引学生走入心理咨询室。

    有些学生一开始以为心理咨询室是一个很严肃的地方,而当他们感受到心理咨询室温馨舒适的氛围时,马上就会放松下来。而有些学生也许遇到一些心理困扰,但还未完全放下戒心,他们也可能先通过参与阅览室或放松室的活动,熟悉了环境后,会慢慢向心理辅导老师打开心扉。

    三、制定心理咨询的工作守则,做好保密工作,建立起学生对心理咨询的信任感

    当学生觉得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时候,一般是他认为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不能有效地帮助他解决问题。或者,他希望把他的事情向陌生人倾诉。但由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一般是由兼职或专职的心理老师来承担的,这些老师有很多机会和来访学生的同学、老师、家长接触。有些学生想寻求心理咨询,却又不免担心自己的隐私是否会被泄露。因此,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老师的职业道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心理咨询室外面的显眼位置公示心理辅导老师的职业道德。

    当学生了解了心理咨询所要求的严格的职业道德,他会敢于迈入心理咨询室,敢于开放自己的心灵。如果他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体会到心理辅导老师对他的尊重,那么,心理辅导老师就可能通过来访学生的口口相传而在学校里建立起自己的良好口碑,获得学生的信任。

    四、在各班选出心理委员,成立心理协会,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和开展同伴辅导

    可以在每个班选出一两位心理委员,成立学校的心理协会。心理委员应该由性格开朗、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承担,可以在班上起到榜样作用,并在同学中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的理念。通过心理协会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心理委员可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技巧和方法,还能为同学开展同伴辅导。

    有些学生遇到心理困扰,一时还不敢到老师那里寻求心理咨询,同伴辅导则更容易消除他们的戒心,使他们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心理委员在辅导的过程中,经过来访者的同意,也能根据实际情况,把同学推荐转介到心理辅导老师处,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帮助。

    五、强调心理辅导老师的专业形象,以实际技能去吸引更多的学生来访

    心理辅导老师专业技能的体现在咨询的开始阶段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它能使学生形成相信心理老师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知觉。这种知觉来自于心理老师表现出的技能水平、相关的教育背景、专业训练或经验、证书或执照、资历、身份地位、咨询环境、成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经历等。因此,在心理咨询室门口呈现心理辅导老师的个人简介是必要的。它能吸引学生前来咨询,有助于在咨询初期建立起信任的气氛。

    而在以后的阶段中,心理老师必须通过自己的行为展现真实的能力。因为要对学生的问题做全面和正确的评估,帮助他确定现实的和有价值的目标,帮助其采取切实的行动达到这些目标,心理老师就要具有很高的技巧或实际操作能力。心理老师要通过控制非言语和言语的行为,以及同时表现出各种技能的行为线索,才能加强自己专业技能对来访学生的影响。

    当学生接受心理咨询后,在情绪上会表现得更积极,在行动上增加了选择性,更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就会对心理辅导老师充满感激,对心理咨询充满敬意。同时会把这种感情带到他的实际生活中,去影响他身边的人,使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

    六、展示心理辅导老师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是使学生敢于走入心理咨询室的重要因素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专业技能是重要的,但它不是僵死的教条和“高人一等”的权威。倘若心理老师只是给人以“专家”的印象,并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那么只会吓退学生。事实上,心理老师必须做相反的事,即表示亲切、平等和友好,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阻抗。这种亲切和友善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始终,而不是在咨询室中才戴上的“面具”。所以,在平时和学生的相处中,心理辅导老师都要非常注重和学生平等交流,给予他们理解和尊重,树立自己亲切、善解人意的形象。 (薛晓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