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0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3193176
家长帮助独生子女摆脱孤独感的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1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摆脱;孤独感

    孤独感是个体感到自己没有亲密的朋友可以与之交谈,没有可以使自己感到高兴的事,感到与世隔绝,被世人所遗弃所拒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主观体验。这种感觉最大的危害是使人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等,严重者甚至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道路。孤独感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表明,很多青少年的病态人格(诸如自私、不合群、社交能力差等)都是由于孤独引起的。温州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陈庆健认为,独生子女的孤独感普遍存在。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的余逸群也曾就“你目前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对首都3000名独生子女青少年做过调查,约76.5%的孩子们的回答是“心理孤独”。据此,笔者认为关注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问题刻不容缓,帮助独生子女摆脱孤独感更是家长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帮助独生子女摆脱孤独感呢?笔者尝试从下述三个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放飞“笼中小鸟”,走出爱的“围城”

    父母之爱是孩子最好的精神食粮,爱自己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天性,然而,理性的、有节制的爱是关爱,而盲目的、过分的宠爱则是溺爱。如果父母之爱失去了理性和节制,成天将孩子泡在“蜜罐”中,把快乐、活泼的孩子变成一只只“笼中小鸟”,这对孩子的成长将是有害无益的,它会使孩子登上孤独感的“快车”,在孤独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就独生子女家庭而言,特殊的家庭结构容易形成“众星捧月”式的教养环境,尤其是随着“421'’家庭结构模式的出现,独生子女集祖辈、父辈的关爱于一身,如果受到过分溺爱而没有任何约束,容易形成他们个性中任性、自私和自我中心的一面。一旦独生子女带着这种任性、自私和自我中心的个性走入社会大环境,自然就会表现出种种不合群的行为,继而产生离群和孤独的心理感受。同时,我们还观察到,许多独生子女家长把孩子的衣、食、住、行、用等都提前逐一安排好了,孩子一旦提出物质需求,便不加考虑地加以满足,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发表意见、选择意愿的权利,剪断了孩子与家长沟通的纽带,阻断了孩子与家长交流、交往和沟通的渠道,于是,孩子往往会因为正常交流与相互沟通的缺失而产生孤独感与无能感。再者,随着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深入落实,独生子女的数量越来越多。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自然在家庭这个小社会中就失去了小伙伴,失去了交流与玩耍的对象,失去了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机会,这也是他们产生孤独感的客观条件之一。此外,有的独生子女家长害怕孩子与他人交往会被教唆学坏或被欺负,因而不鼓励、甚至不允许孩子回家后外出与人交往,这就使孩子的正常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继而合群性降低,孤独感增强。

    独生子女家长对待孩子应该从“爱”人手,以“严”字当头,用“德”育人。一是关爱而不溺爱。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精神上的关心与爱护,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让孩子达到会学习、会生活、会自控、会沟通、会合作的目的,而不是物质上的过度满足;关爱不是把孩子的衣食住行用事事包办代替,不是让孩子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是逆来顺受的生活,关爱应是让孩子提出所需、所想、所要,并与父母沟通与交流,这其实是情感碰撞的过程,更是排解孤独感的过程。二是尊重而不放纵。孩子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家长应该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独特的思想、个性,并宽容其年龄阶段易犯的非原则性错误,但是,尊重不是放纵,是有原则的,并非孩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并非对错曲直不分,并非唯我独尊,家长要教育孩子讲道理,会尊重人,尽量避免孩子“独霸”的心理。

    二、构建益友关系。拓展交往时空

    日益繁重的课业任务,电视、家庭游戏机和电脑的普及,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局限在家庭的小圈子内,缺乏与其他伙伴和同学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尤其是互联网的快捷应用,使独生子女的社会化互动方式逐渐从现实的社会环境转向虚拟的网络天地,这是独生子女产生孤独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个寒假期间,上海市闸北区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了青少年“离网离视周”活动,24名来自上海多所中小学的独生子女学生被分成离网、离视和离网离视3组,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远离网络和电视。据统计,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在“离网离视”期间,主要用以下方式打发时间:阅读、听广播是首选;其次是课外练习、做家务、逛街等;再次就是独处发呆。参加此次活动的上海向东中学高一学生史英婕是这样度过7天的:大多是发呆、看书、逛街、打电话、睡觉,她感到“郁闷”“痛苦”,甚至“特讨厌那个出主意要做这个调查的人”。活动刚一结束,史英婕就开始疯狂地看电视和上网,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甚至玩网络游戏到凌晨5点。参加此次活动的另一个学生胡骏杰说:“从来没想过没有电视的生活,就像从来没想过没有灯一样。”通过该项活动发现,这些孩子普遍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游戏,因而常常陷入孤独危机。

    要使孩子从日益繁重的课业任务和电视、游戏和网络中挣脱出来,减少甚至防止孤独感的产生,家长们首先应卸下“高高在上”的长辈权威心理,与孩子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不把他们当小孩,家里发生的小事可以和孩子商量,让他们感觉到他们与大人是平等的,让孩子在心理上感觉和家长之间是没有距离的,让孩子觉得父母是最可靠的,什么话都可以与家长说,什么烦恼都可以与家长倾诉而不至于陷入孤独的泥潭。其次,多与孩子作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家长应积极主动找机会找话题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心中的真实想法,帮助孩子疏解不良情绪,舒缓生活压力,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多与孩子一起活动。平时休息时可以与孩子一起看书,一起上网,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和他们一起上街、购物,还可以和他们一起打球、跳绳,认同孩子的想法和观点,和孩子一起讨论彼此感兴趣的话题……

    三、做个合格教师,促进孩子成长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有责任引领孩子一辈子健康快乐地生活,而孤独感恰恰是孩子郁闷的原因,又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是难以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因此,家长一方面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具有父母和教师双重身份的教育者;另一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发展孩子多种学习兴趣,让其从电视和游戏中走出来,更多地走到同龄人群体和社会群体中去交往,并最终促进孩子成长。

    从现实需求出发,独生子女家长要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感,主要可采取三项策略:

    一是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技巧。比如教会孩子与人相处时要真诚,相互尊重,要宽容,善待他人,要欣赏、赞美他人,既要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二是培养孩子合群的习惯。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容易养成自私、不与人交流的习惯。家长要尽可能多创造一些条件,有意让其与同龄的孩子一起玩,培养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共同游戏,有好吃的零食大家一起吃,有好看的图画书大家一起看的好习惯。

    三是鼓励孩子积极与人交往。社会交往是人的正常需要,是个体社会化的首要条件,是孩子成长的“绿洲”,更是情感补偿和摆脱孤独的灵丹妙药。例如,在周末休息时,父母可允许孩子邀请多个同伴到家里来共同生活、学习,实施“联合家教”,让多个孩子在相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相提高,健康成长! (张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