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1336
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内涵与培养途径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4期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适应;内涵;途径

    适应是指个体改变其角色、规则以减轻情境中压力的能力。适应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适应,前者是指当作为有机体的人遭受心理挫折时,主体利用自我防御机制来减轻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的内在过程,更多表现为无意识的适应过程,作为主体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来改变环境;而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时间位于前者之后,伴随个体心理成熟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主体能够利用自身的调节系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从而使自身的内外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不适应的行为往往影响个体的日常活动,而好的适应行为则会促进个体在家庭、学校、社会上的独立性。社会适应与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们的共同目标是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社会适应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与个体的人格发展密不可分。中学生处在个体身心发育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人格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艾里克森(Erikson)在心理社会发展论中提到,青少年时期会面临自我同一性的危机。中学阶段正是是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萌芽和逐渐成形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又是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的时期。他们在成长中面临诸多社会适应任务和挑战,诸如学习任务和压力的增加,社会交往的扩大,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觉醒,对异性的倾慕,对友谊的追求,社会责任的承担,自我理想的追求,人格的发展,等等。如果处理得好,能顺利完成儿童向成年的过渡;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这个阶段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他们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少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中学生形成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人格特质,增强其适应能力。

    一、社会适应的过程

    社会适应是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适应行为也是个体应对社会环境压力时发展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策略和方式,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社会适应也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很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社会适应的核心是人格适应,在个体面临应激、压力或困境时,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就要进行应对,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危机的处理,使人格或心理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若处理得当,人格特质就保持相对的稳定;若危机始终无法处理,就会导致人格的不稳定甚至人格障碍。

    社会适应的标志是解决危机,保持人格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当个体面临压力或危机时,已有的人格系统会调动现有的策略和资源去积极应对,当这些方法和资源能够解决这些危机,人格就保持稳定与和谐状态。当缺乏解决危机的策略与资源,就出现不适应,表现出焦虑和紧张,需要通过寻求新的心理资源与方法来应对人格的适应危机。当应用这些新资源使危机得以解决时,人格就又成熟或发展了一步,进入到一个新的适应状态。

    二、中学生社会适应的内容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曼(Goleman)认为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环境,一般必须具有良好的情绪智力。他把情绪智力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了解自我的情绪、自我知觉的能力;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识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认为,自我知觉是情绪智力的核心,是人类对心灵的自我感受,是心理顿悟的根基;管理自我是建立在自我知觉基础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安慰;自我激励是主体为趋向某一目标而作出的自我调动与自我指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是体尝他人情感的人际关系能力;处理人际关系是调控与他人相处的情绪反应技巧,具体指受社会欢迎程度、领导权威、人际互动效能等。情绪智力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国学者杨彦平认为社会适应包括四个基本的系统:内容特质、预测控制、心理调节和动力支持。它们是社会适应的四个方面,从不同侧面来影响和调节个体社会适应的内容、方向、资源和特点等。内容特质系统是指个体要适应的对象与内容,该系统确定社会适应的内涵和方向,包括人际关系、生活适应、学习适应。预测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行为规范和情绪控制两方面,即能够适应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各种规范与制度,在碰到挫折与困难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该系统标志着个体的整个社会适应系统是否稳定。心理调节系统即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能够积极地自我成长和改变,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以至于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与之和谐一致。该系统对整个系统起着缓冲和调和的作用,包括环境适应和心理预期。动力支持系统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逐步建立自己的心理资源库,应对各种挑战与变化,同时有发展的目标和成长动力(内在的需要和外在的压力),不断充实自己的心理资源库与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资源,该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提供个体发展和成长的能量与动力。

    同时,根据适应是指向自我还是环境,有学者将社会适应分为内在自我适应和外在环境适应。内在自我适应指是个体适应自我内部的身体发展、人格成长、情感变化等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在适应的要求是使个体发展成为成熟、自主、有个性的社会主体,实现人格发展适应、性生理成熟适应、身体变化适应,并具有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发展的动力以及自我激励的行为。青少年内在适应的核心任务是人格发展和情绪的调控、性生理的成熟。外在环境适应指个体应对来自外界社会环境的规范和要求,在社会生活和交往等活动中表现出的适应行为,是个体社会适应的主要任务;是主体根据环境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以达到与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外部适应的要求是使个体成为一个社会的、道德的、文化的、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智慧的人,主要包括人际交往适应、学习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道德规范适应、科技文化适应等。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内外两方面任务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他们促进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也促进了青少年人格的完善。

    三、提高中学生社会适应的方法与途径

    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对个体的人格健全发展、心理健康维护、学习成绩的提高、社会交往的改善、自我意识的增强等都会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学生的发展中,一方面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自我适应和环境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社会适应不良学生的教育与训练。

    1.引导中学生积极地认识和接纳自己,提高挫折耐受力和对环境的控制感,激发其成长的心理动力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和接纳自己,才能有效控制自己,这是自我适应的前提。中学生要学会正确看待人际和学习中的挫折,把困难的解决看成是自我成长的一种经验。适应良好的个体,除了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外,还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去考虑在可能出现的逆境中如何生存,在已有的顺境中怎样发展自我。有研究者认为,有关社会适应的人格中有两个重要的人格维度:自我弹性和自我控制。自我弹性就是指人们面对改变之后的情景要求(特别是压力情景和创伤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行为倾向;自我控制是指人们维持和表达情感、愿望或冲动等动力性心理和行为的内外倾行为倾向。在培养社会适应人格的同时,面对应激情景,与困难作斗争的意志因素和对未来进行乐观预期的认知因素也是重要的适应性特征因素。阿德勒认为个体适应社会就是克服自卑,追求优越的历程。追求优越是为了求得自身完美所作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所有生命都在与“劣势”抗争,但是人在塑造他自己的人格和命运中是一种有意识的主动力量,人类不是遗传和环境的消极接受者。人有创造性自我,每个人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要做的就是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发挥自我的力量,使个体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2.作为家长要学会尊重、理解孩子,多关注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往往重养育而忽视教育;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由于父母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较少,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容易走极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建议家长在关心学生学业发展的同时,学会尊重、理解、支持学生,多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尤其是在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心理支持。

    3.作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通过课堂教学、班集体活动和心理辅导与训练活动,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自我培养

    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的特点以及各个年龄阶段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训练。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他们的体验。例如可以利用心理拓展训练发展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用参与、合作、信任、挑战、高峰体验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认知水平,打破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并通过亲身体验挑战困境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坚忍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

    社会适应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是个体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个体的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的积极性,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做事,顺利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曲阜,273165)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王静 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