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3191451
教育孩子应抓住的几个“课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4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课堂;亲子

    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出现的问题也可谓千姿百态,面对某些问题我们有时真是束手无策。如果在一开始教育孩子时就张弛有度,相信问题真的来临时,也就会迎刃而解了。管教孩子应抓住以下几个“课堂”:

    一、餐桌的“课堂”

    餐桌课堂,换句话说就是吃饭。乍一听,觉得好笑,吃饭时能教什么?这是一堂可以教授孩子卫生习惯、文明礼貌、独立自主,以及尊老爱幼的美德的课堂。例如:吃饭洗手的习惯、招呼一家人吃饭的礼貌等。同时可以有效去除孩子的“唯我独尊”的心理、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如:在孩子已能独立吃饭时,常喂孩子或一家人都给孩子夹菜(尤其是孩子爱吃的菜),会助长孩子自私等不良习性。如果我们让孩子自己吃饭,不就是最好的培养孩子自主的课堂吗?如果孩子偏食(专吃一样菜),我们直接将菜端走,去除孩子心中“我最大”的心理,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二、失败的“课堂”

    人的一生就是与困难作斗争的一生,教育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应对失败,尤为重要。只有很好地应对失败,人生才能更加精彩。许多家长“因噎废食”,常在孩子失败之后取而代之。其实家长这样代劳,一方面会使孩子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另一方面会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只感到自己这做不好那做不好,什么事都要家长或老师跟着。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简单的如孩子钻桌子碰到头,如果不是很严重,让孩子再钻一次,下次孩子就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减少再犯同样错误的可能。

    三、活动的“课堂”

    活动的课堂,就是让孩子交往的课堂。可现今越来越高的大厦、越来越忙碌的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越来越少的孩子以及家长越来越重的“护犊子”心理,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也失去了太多与人交往的时间(部分家长情愿与孩子一起看电视,也不愿与孩子一起走出去。情愿自己的孩子独自玩玩具,也不愿别人的孩子到自己家来一起争抢、游戏)。试想,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孤独苦闷、虚拟(网络)中度过一生?所以做家长的要放下心里的“不放心”,让孩子融入到伙伴中间。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家庭联谊、出游等活动,让孩子走出屋子,来到伙伴中间。

    四、自身熏陶的“课堂”

    要想教育孩子,先要教育自己。试想,自己没在孩子跟前读过书、看过报,如何要求孩子认真读书?自己每天赖在床上,如何让孩子按时早起?自己每天表现得懒懒散散,如何让孩子富有激情地面对生活?夫妻俩每天一小吵,五天一打架,怎能不让孩子不粗野……所以我们应“正人先正己”,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对朋友、亲人充满关爱。好的习惯不是看管和打骂出来的,而是熏陶和引导出来的。

    教育孩子是一个费心和细心的工程,可能你的孩子不能扬名立万,但他(她)在家会是一个好儿子(女儿)、好丈夫(妻子),在外是一个有品行的人,在工作中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这样不就是一个成功的凡人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徐州,221143)

    编辑/于 洪 终校/吴九君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