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190910
教师绘画心理辅导的实践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6期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绘画心理辅导

    一、问题提出

    1.绘画心理辅导的独特优势。绘画创作是全身心投入的过程,需左右脑并用,益于以整体观点观照生活。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多数是视觉性,用语言转述较直接,以视觉形象表达困难,记忆是前语言的,负面经验在防御时常受压抑,难用语言提取,而借助视觉意象则得以表露或被觉察。绘画的表达方式更为含蓄、隐蔽,存在较自由充分的表现空间。而且,绘画总令人感觉更似常人活动,使那些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心存疑惑者更易于接受。

    2.教师身心健康不容忽视。中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很多教师心理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甚至造成身心疾病。绘画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有助于帮助教师释放因压力产生的焦虑、不安、沮丧和害怕等负面情绪,提升情绪自我感知与调控能力,提升自尊,促进自我成长。健康身心不仅是教师工作绩效的保障,更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1.绘画心理辅导。绘画心理辅导源自绘画艺术治疗(Art Therapy),考虑在中小学多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故称“辅导”更合适。绘画心理辅导是以绘画艺术为主的视觉艺术形式充当介质的心理辅导过程,主要在非语言(non-verbal)、前语言(pre-linguistic)范围产生作用,绘画过程本身具有促进心理成长的功效,有助于当事人内在思维与情感的自然流露,使之心情获得创造性释放。在过程中侧重于画者与辅导者之间感受、经验的分享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