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1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9052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胜任力及培养(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9期
     (二)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指的是身体的特性以及对环境的持续反应,主要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认知特质。而心理健康教育在要求工作者富有魅力和洞察力的同时,应更有效率和耐心。所以在鉴别工作者的个人特质时应遵守以下思路:应从学校教职人员的人格特征与认知特质出发,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已有研究表明,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态度品质、积极情感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等。以此为据,为了更好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工作者应具备积极、坚韧和宜人的人格特征。首先,为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及说服力,工作者应展现出自己乐观、热情、幽默、进取、乐知和开明的一面。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更需要工作者做到坚强、果断、自信、自制与耐心。再次,为了建立和维护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工作者应具备亲切、谦虚、宽容、有“正义”感、共情等人格魅力。有理由相信,具备上述人格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会是一个从认知与情感上认同心理健康教育,在行为中勇于承担责任,恪尽职守的教育者。

    教师的认知特质一般包括知觉能力、选择注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基于此,工作者为了准确、规范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具有以下三种认知特质:一是心理问题的敏感性,保持对学生“异常”心理与行为的警觉,以便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早进行干预或者预防;二是心理问题的选择性注意能力,从积极的、平常的、发展的视角看待学生,有的放矢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绝不能轻易地将学生视作“问题学生”;三是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从心理科学的原理出发,兼顾社会标准与个体发展要求,理性地对问题所在形成表征与理解,把握问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选择适宜的改善或矫正方法。

    (三)职业理念

    职业理念源自胜任力定义中的自我概念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