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3180646
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性质、活动基点与教学成效(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10期
     但是,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从整体上看尚不能达到这种应然状态。与学校的其他课程相比,心理辅导活动课还很年轻,仍不免受到“以教为主”的整体教学文化的影响,“教师中心”的课堂特征同样明显,因此,心理辅导活动课也同样面临着教学基点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型的问题。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展开过程就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

    一堂完整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暖身活动、创设情境或设计活动、催化互动、自我探索与分享、引发领悟、整合经验、促进行动、彼此回馈、活动延伸和评估效果,每个环节的展开都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某种需要的满足。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自主体验呢?

    首先,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现有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创设的情境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能体现和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活动要因学生而异,即使是同一主题,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的活动都应有所区别。

    其次,活动的形式要使学生喜闻乐见、利于学生的心理体验,如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绘画、讨论、心理小测验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活动。

    再次,活动的氛围要真诚和安全,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开展自我探索与讨论,在参与和分享中获得新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引发学生的领悟,开启改变和成长的契机。

    最后,活动的安排要彼此联系、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形成整体效果。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内容序列上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在小学上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