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842
遗忘的秘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
记忆,学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关键词〕记忆;学习;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一、引言

    记忆对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我国心理学家杨治良在《记忆心理学》中写道:“有了记忆,人才能有间接知识,没有记忆,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记忆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记忆研究中的突破对教学与学习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记忆研究中,遗忘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人们进行记忆最大的敌人。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说要记住某个东西时,往往真正的含义是要避免遗忘它。遗忘在记忆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而记忆的研究就是从遗忘开始的。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首先提出“遗忘曲线”,它是描述人的记忆保持情况与时间相比所得到的函数曲线。他认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在严格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他描绘出了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他也因此成为发现记忆遗忘规律、初步揭开遗忘的秘密的第一人。

    二、实验介绍

    1. 实验目的

    探究在无意义记忆活动中的人类遗忘过程,以揭示遗忘的规律。

    2. 实验过程

    在实验中,艾宾浩斯首先以自己为实验对象进行记忆和遗忘实验,然后再在其他被试身上进行重复。在记忆材料的选择上,艾宾浩斯发现记忆材料的长短、难度的高低,会对记忆的测量产生影响,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为了排除过去经验知识对记忆的影响,使记忆材料处于同等难易的程度,艾宾浩斯特地设计了一种记忆材料——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就像bik、zef、wab这样,它们虽然能够拼读出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