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790
矿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
     〔关键词〕矿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处于矿区,班上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均在矿上工作,离家较远,因此,多将孩子交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或寄养在亲戚家里。我所在的高三(1)班,共有学生65名,留守学生35名,其中由祖辈照管的25人,占总数的71%,10名寄住亲戚家,占总数的29%。

    据了解,承担监护孙子(女)的祖辈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对孩子进行长期、有效的学习辅导、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等,大多存在着管教不严、溺爱孩子等问题,时间一长便造成留守学生心理素质差、行为差,学习成绩每况愈下。中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生理急剧变化、心理容易失衡的关键阶段,我们必须对留守学生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学习上,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氛围;生活上,体贴照顾他们;心理上,积极引导疏通,促使他们在各方面切实转变和提高。

    一、不吝啬每一个赞美的表达

    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级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是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习成绩平平,却也不拖班级的后腿;一般情况下,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得不到老师批评,是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这在留守学生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爱的“唠叨”,更不可能与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积极表现自己。我班的吴某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他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几个月才回来一趟,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缺少交流。很长时间,我几乎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同时也改变了他。

    那是一天下午临近上课的时候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