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7期
编号:13169905
巧借心理东风 激发说话兴趣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7期
小学生,心理特点,课堂发言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特点;说话兴趣;课堂发言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是现代人的标志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对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分年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却逐步下降,即使站起来发言,畏畏缩缩、吞吞吐吐、期期艾艾者也不在少数。有的教师知难而退,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师当“讲师”,学生当“厅(听)长”的呆板的教学局面,使本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语文课堂走进了乏味的死胡同。

    学生为什么对课堂发言视若畏途,不敢当众说话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真观察,我认为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说,不外乎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因素:一是有的教师上课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对学生缺乏吸引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课堂越来越不感兴趣,产生厌倦的心理,长此以往也就没有发言的积极性了。二是有的学生不爱读书,生活单调,缺少说话的内容。

    主观因素:一是怕的心理,有些学生怕答错,在同学面前丢脸,甚至受到教师的责备,干脆不发言更保险,这是一种情况。而有的学生却怕答对,年龄越大,学生越注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生怕别人说自己“显摆”,上课发言难免思前顾后。二是懒的心理,有的教师上课提问往往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较短,造成反应快的学生经常回答问题,而反应慢的学生还未进行思考就已得到答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