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1期
编号:13166873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赏识教育运用途径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赏识教育;积极人格

    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自身的积极因素,通过不断激发人自身的积极气质和优秀品质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这一理念与赏识教育的内涵不谋而合,对于学校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及其在赏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1.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复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2.积极心理学在赏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取向,研究重心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心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进行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而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合作、善于自律等优良品质,倡导以表扬、鼓励和欣赏为主,引导和培养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的习惯,主张把求知变成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因此,赏识教育其实就是实践积极心理学理念的一种教育方法,同时,积极心理学也为赏识教育的发展丰富了理论基础,拓展了运用途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6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