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515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域下的我国自闭症儿童教育反思(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
     〔摘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倡导用一种积极视角看问题,从而激发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品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改变传统“病理式”自闭症儿童教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自闭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04-03

    一、引言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发展性障碍疾病,由于其大脑神经组织受损,造成大多数患者出现社会交往、语言发展障碍,同时伴有一定的刻板行为、兴趣狭窄等特征。目前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是我国幼儿残疾发病率的第二大源头,仅次于弱智。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自闭症患者已达到了3500万人,而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2012年深圳自闭症儿童“被退学”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无论是数据还是事实都表明:自闭症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任重而道远。

    自闭症儿童并不像感官残疾和肢体残疾儿童那样有明显的身体障碍,从身体发育和外表上来看,和正常孩子大致一样[1]。加之自闭症儿童大多对人和事表现冷淡,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他们的教育一直被社会所忽视。轻度自闭症儿童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