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602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状与思考(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
     常上网的人一定听说过“人肉搜索”,从2006年的“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9年的“贾君鹏事件”到2010年的“主播门事件”。“人肉搜索”一方面提供给人们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发泄在现实社会中压抑的情绪;另一方面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之后,其会遭受到巨大的人身攻击和伤害。

    另一种“中国式”的网络欺凌产生于贴吧。贴吧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然而,贴吧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网络问题。例如2007年,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在贴吧里被攻击,他本人和家人的私人信息被曝光,更有人将他的头像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做成漫画并在网络上传播,他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而2009年1月,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调查了900余名小学四年级至中学六年级学生,结果表明,18%的学生曾遭遇网络欺凌,13%的学生承认过去一年内曾于网上欺凌过别人。

    四、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心理原因分析

    网络欺凌已经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部分的学者是从社会环境和政府法律等方面对网络欺凌的原因加以阐述(李静,董金秋,李震英,2010)。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