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596
班级管理中的“边缘化现象”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边缘化;身心健康

    “边缘化”是指从中心和主流中逐渐被移除而走向非中心、非主流,从而导致被冷落、被忽视、被遗忘。班级管理中边缘化现象是班级管理的严重障碍,它会影响教育教学的开展,影响班级成绩的提高,影响班级学生身心的发展,此危害可谓大矣。

    一、班级管理中“边缘化现象”的表现

    1.学生管理边缘化

    这是班级管理中最常见的边缘化现象。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有思想、有感情。但是我们经常发现在一些重要的活动中,部分学生难见灿烂的笑容,难见他们积极地投入。其行为游离班级主体,自做自事,自讲自话,旁若无人,在绝大部分同学眼中好像不存在。在课堂上,他们不积极发言,只是一味听别人说,眼神迷茫;运动会上,别人疯狂助威,他们悄悄溜进教室甚至溜出校外。他们成了“多余人”“另类”。他们不被科任教师重视,不被同学重视,当然也不会被班主任重视。从管理的角度看,他们已经“被边缘化”了。

    2.教师管理边缘化

    相对于班主任而言,科任教师是一个被淡忘的管理群体。有些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神龙见首不见尾”,鲜见他们课余时去班级巡视,鲜见他们课余时与学生交流,鲜见他们课余时与家长交流。在他们的课上,师生之间一有矛盾就推给班主任去处理;在他们的课上,学生之间一出现问题就交给班主任去化解。只有班级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自已的学科时才会与班主任交流。之所以这样,因为这些教师把自己边缘化了。

    3.学科教学边缘化

    这是一个隐性的边缘化现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