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595
教师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2期
     〔关键词〕教师子女;心理健康;家庭教育

    教师子女是教育群体中的特殊人群,他们因为有做教师的父母,在学校中就有了一些所谓的便利和特殊照顾:教师的偏爱,享受特殊待遇。这些的确为教师子女的成才提供了捷径,但结果却与人们的普遍认知大相径庭。

    我作为一线的班主任,又是孩子的母亲,对教师子女的成才非常关注。环顾周围的教师,我通过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经历,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教师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很少。更奇怪的是,优秀的孩子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人员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分析来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身为教师的父母,本身过于重视或者轻视基础教育,从而造成自己的孩子偏离正确的方向。

    在我接触的教师的孩子和自己的儿子身上,我见到最多的就是两种教育倾向。一般来说,初高中教师对基础教育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这种思想倾向使较高层次的教师站在教育的更高点上,从而忽视子女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他们觉得小学知识层次较浅,不用下大工夫,这种思想或多或少会被孩子感受到,这就有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老师所授知识、所讲道理持怀疑态度。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自制力最差的时期,若在这一阶段的校园生活中没有一定权威信仰的支持,极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甚至偏离人生的正确方向。早期教育失败后即使作出再大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可见,教师对自己的子女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基础教育时期子女教师的充分尊重是非常必要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