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4期
编号:13164561
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4期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生命教育的承载,生命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

    自199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2002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一步推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和普及。相比于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无论在教学体系、教学管理还是师资建设方面都要更加成熟。所以,我们认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去承载生命教育,用生命教育理念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实践途径。

    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个性培养、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主题,较注重心理问题的辅导和行为的训练,追求短期行为效果,显得微观、近视和务实;而对于人生态度、生命意义、自杀生死等厚重而深刻的主题往往不敢触碰,甚至讳莫如深。对此,生命教育能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提升。把生命教育融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体悟生命的意义,学会感恩,学会生涯规划与目标管理,学会对生命的尊重,懂得活在当下、珍惜拥有。

    三、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体现生命关怀的教学内容

    将生命教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主题,如兴趣培养、思维训练、能力培养、潜能开发、情感培养、意志锻炼、性格优化和社会适应性培养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生死教育的内容。

    生死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生的教育内容包括:生存的技能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