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9590
“早期记忆”破解学生生命成长密码(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17期
     渐渐地,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她越来越快乐,周围的学生开始接纳她,她也感受到了改变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成绩依然那么好,最为重要的是,她不再拒绝同学向她请教学习方法或解题技巧,并在与同学的互动中稳定了自己的确定感。她在我的印象里,依然文静、恬适、谦逊、成绩优异……

    二、方法总结

    在这则案例中,我成功读懂学生甲的方法主要是“早期记忆法”,这是精神分析学派常用的心理测试方法。早期记忆之所以有特殊地位,原因有二:其一,它包含了个人对自己及境况的最初估计,是个人第一次对自己外貌的总结,第一次对自己形成几乎完整的概念,以及对自己最初的要求。其二,这是个人的主观起点,是自传的开端。因此我们往往能从中发现个人所觉察的脆弱或不安全地位与被其视为理想的那个强壮和安全目标的对比。借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观点来说即是:“一个人的记忆绝非偶然,个人所记忆的,是他从接受到的无数个印象中选择出来的,那些他认为对他有重要意义的东西,这些东西象征着他的‘生活故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早期记忆。极端地讲,个人的早期记忆描绘出了其成长的‘密码’。从中我们可以断定一个孩子是被娇宠的,还是被忽视的,他的社会情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他希望和什么人合作,他曾经面临过怎样的问题以及他是如何应对的。简单地讲,早期记忆会明确地告诉我们,即使是在童年时代,他就已经是这样的一个人了(人格类型),或者他在童年时代就已经发现世界是这个样子了(解释风格)。”
, http://www.100md.com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早期记忆是一个人发展的“核心”,解读早期记忆,就是描绘一个人发展的“全息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收集、解读早期记忆呢?

    首先,收集的早期记忆越多越好,这样解释起来更有把握。因为即使同为早期记忆,所描述的也不是同一件事情,但它们总是共同指向相同的心理动机或者生活风格,它们是一件完整“陶瓷”中的一块块“碎瓷片”,不同的是每块“碎瓷片”上呈现的花纹角度有所不同而已。这给了我们解读学生“早期记忆”最为重要的两点启示:其一,我们开始了解学生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一条记忆来进行。但是不管我们选的是哪一条,结果都应该是相同的,每一条早期记忆都能显示出可以作为学生核心人格的动机。即我们可以据此来印证我们对学生心理密码的解读是否正确,若所有的表现指向相同,则解读正确;反之,则说明解读失真或者有偏差。其二,这样提供给我们解读的材料会变得非常丰富,学生说的每一句话,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他们所写的日记、周记、微博、QQ签名、心情随笔等,甚至是说话时的肢体语言、在课桌上的“涂鸦”也都有助于我们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因为这些表现的指向是一致的。即使是在考虑某种表现时,由于疏忽犯了错误,也能够用其他的表现来检查和校正。但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必须将学生的种种表现看作是整体的一部分来加以解读,否则我们没有办法对其意义做最后的认定。
, 百拇医药
    其次,一个人是否认为这个最早记忆是他所能想起的最早的事,甚至是否是对真人真事的记忆,都不重要。记忆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代表的东西,在于它们对生命的解释及与现在和未来的关联。所以我们在解读学生的早期记忆的时候,解读的重点就是要看出他的幼时经历是偏向于思维,还是情感,或是感觉,甚或是直觉。了解了他的这种偏向,也就能明白他的思维方式是怎样的,他有着怎样的无意识,也就能明白他遇到事情的“自动化”是怎样形成的,甚至是怎样运转的。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是在反复练习着他的偏好,让他的偏好越来越明显地指导他的行为方式,以致形成个人处理问题的“自动化”流程,形成属于自己的风格或者个性。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的。面对学生的问题,有的老师喜欢说教,有的老师喜欢一阵棒喝,有的老师喜欢体罚,有的老师喜欢怀着好奇的心态探究,有的老师喜欢用舆论压制,等等。我们的性情也形成于心灵的深处,早在那遥远的幼儿时代就已初现端倪了。解读早期记忆需要把握的重要的一点是将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事件进行关联,即我们要通过早期记忆寻找个体的“此时此地事件”。可以采用同情共感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环境感受其早期记忆,在其中所获得的感受就是解读的结果。
, 百拇医药
    最后,要强调的是,每则早期记忆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片段,是学生整个人格这一完整“陶瓷”中的一块“碎瓷片”。每个“碎瓷片”上都刻印着学生成长的完整“陶瓷”的独一无二的特征。简言之就是,手拿“碎瓷片”,脑海中呈现的应是一个完整的“陶瓷”。这里借用著名的解释学循环加以说明:整体只有通过理解它的部分才得到理解,而对部分的理解又只能通过对整体的理解才能达到,这可以防止人们孤立地、断章取义地理解。

    心理学中的很多技术或者理论都能被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以致用。早期记忆只是其中的一个宝贝而已,绘画、音乐、舞蹈、沙盘……这些都能成为我们读懂学生的向导。借助它们,我们可以更为深刻地了解学生,了解后才能逐步理解学生的不同行为方式,理解他们的正确,理解他们的错误,最后清晰地看到他们的正确与错误皆来源于同一个心灵,同一种心理源动力。他们的正确行为与错误行为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其本质是相同的。于我们一线教师而言,这可以让我们对学生的指导更专业,这样我们才算开始了解学生,也才开始有了教育学生的一点点“底气”。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成都,610051)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丁 尧, 百拇医药(梁岗)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