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41457
教育神经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新视角(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3期
     三、教育神经科学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

    (一)通过神经活动解释精神活动

    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通过脑认知成像技术所观察到的是伴随心理现象而发生的脑神经生理活动。通过生理活动可以量化分析精神活动的特异性,不少研究揭示了心理现象与脑神经活动的相关关系[13]。但是,脑成像技术也有其局限。一方面,脑功能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进行不同认知活动时相关的脑部活动信息,但目前还无法确定大脑区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只知道进行某类认知活动时某些脑部区域会有较强的活动,却无法知道这些脑部区域的活动是否为进行相对应认知功能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目前PET和fMRI成像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都很低;脑光学成像技术由于不能穿透颅骨,只适用于动物实验;多道脑电图和脑磁图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然而其空间分辨能力却非常差(厘米级)[14]。

    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分离性研究与整合性研究相结合来解决上述问题。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一方面,有时两个非常相似的心理现象,产生了非常相似的行为,但事实上他们依赖于不同的内部神经机制。例如,个体记忆社会性信息和非社会性信息的能力是类似的,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的编码、提取具有相同的机制呢?对此,尽管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最近的fMRI研究发现,参与社会信息和非社会信息编码的脑机制是分离的,非社会性信息编码和海马的激活有关,而社会性信息编码和丘脑背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活动有关[15]。另一方面,有时两个心理过程或经历表面上看起来差异很大,研究者通常会认为它们可能依赖于不同的机制,但事实上它们依赖于同一种加工机制。如果不同形式的社会认知激活了相同的脑区,经过控制刺激的强度、认知目标和注意资源都能导致相同的脑皮层激活模式,那么就有理由认为这两种认知过程可能具有相同的大脑加工机制。这两种研究方式分别是分离性研究和整合性研究,将两种研究方式结合起来不仅可以确定表面上彼此不同现象之间的共同机制,也可以用于区分表面上相似的现象。运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社会性心理现象的潜在的神经认知结构,有可能发现不同社会现象的共同的神经生理基础,从而提高描述社会现象的精度。
, http://www.100md.com
    揭示精神活动、心理健康问题的神经基础解释,对于推动心理健康研究的自然科学化,研究结果量化、标准化有着重要意义。

    (二)通过生理机制还原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脑的机能。尽管努力识别脑系统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在认知神经科学的起初阶段是必要的,但这个学科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超越大脑与行为的相关关系,通过多水平的整合研究来体现它的跨学科性质。有研究者提出全新的认知范式,试图打破“心理现象与生理机制”这种传统的二元格局。主张专注于构造身(脑)—心互动的动力系统模型。在此,传统的“生理机制”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仅作为大脑、身体与环境共同塑造心理的三位一体中的一个方面而存在。脑及神经活动既不被动地接受来自身体、环境的作用,也不独立地作为心理以外的因素作用于心理。它们也可与身体、与环境构成不同动力系统中的偶合关系。甚至在更宏观层面上,也可与“心理”形成高级的动力系统。虽然,在当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条件下,企图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机制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百拇医药
    如果能将脑电成像与功能性磁共振相结合,将心理现象还原为生理机制不是没有可能的。脑电成像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各有优缺点,一方面,脑电或脑磁成像有理想的时间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很差;另一方面,功能性磁共振或正电子发射层描术有准确的空间分辨率,但时间分辨率很差。如果将两类图像共同投射到结构图像上,将会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当前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技术路线。这种方法的整合包括对同时记录的两类影像学实验数据进行空间—时间的联合分析,例如,fMRI与EEG结合,通过MRI/fMRI对EEG/MEG的发生源进行定位。但是不同影像学方法测量的是不同的物理现象。EEG和MEG反映的是脑细胞生理活动中电磁场变化;而fMRI和PET反映的是脑细胞活动伴随的能量代谢的变化,包括脑血流、血氧和葡萄糖代谢率的变化。所以,这些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对神经活动进行共同的测量,两类不同方法得到的数据之间也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也有研究者提出MSI(磁源成像)和fMRI联合使用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见,多种脑成像技术的整合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 http://www.100md.com     (三)通过神经机制印证理论假设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验证更多是经验性的总结,如果能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找到心理治疗理论的神经机制证据,就能有效提高理论的说服力,也使得理论假设与神经机制相互印证。当前认知神经科学已经发现了记忆、学习、注意、推理过程与脑激活区域的关系。如,在基底节的激活和传统的学习过程相关;位于边缘系统的海马区和副海马区激活表示明晰性记忆发生;当需要监测误差和冲突时,前扣带回会激活;70岁人的大脑仍会长出新的神经元(在海马状突起处),而且能够使大脑恢复部分功能等。这些成果为学习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提供了神经机制的实验证据。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以已有的理论假设为出发点,寻找神经机制水平上的证据。理论构建实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以往心理学家利用高度简化的方法集中研究人的基本心理过程,而几乎不考虑引起和影响这些能力的个人生理因素与外在情境条件。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使众多研究者试图寻找个体情绪、认知、记忆、注意以及学习等有关心理过程的神经机制,这实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现实研究中往往两种研究策略相互分离,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研究取向不能孤立地应用,因为它们本来就联系紧密,不同神经通路是由特定任务激活的,而任务的完成又依赖于个人整体的心理状态。理论构建和神经机制的相互印证是整合理论神经机制的惟一出路。如以某一理论假设为出发点,当研究的结果与已有的理论假设出现冲突的时候,再基于神经机制研究的结果对原有理论进行修改甚至重构。, 百拇医药(王道阳)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