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3期
编号:13141808
亲子沟通的关键在于觉察与呈现(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3期
     父母不仅要敏锐觉察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对孩子表达的需求信息进行正确“解码”,还要将“解码”出的真实感受回馈给孩子进行求证,即恰当呈现孩子的感受和愿望,并觉察孩子是否认同。

    如一个高三女孩为了高考上线,加倍努力学习,父母为孩子能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看电视、减少娱乐时间,精心改善孩子的饮食、营养等。令人遗憾的是女孩高考的成绩离录取分数线差了两分,没被录取,女孩受到沉重打击,躲进自己的房间哭泣。母亲心里也很沉重,但她理解女儿难过的心情,知道女儿此时更需要接纳和陪伴,她走到女儿身边说:“孩子,妈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哭就哭吧。”女儿开始放声大哭,妈妈默默地陪着她,轻轻地抚摸她的后背。女儿慢慢平静下来,妈妈继续说:“如果你想一个人待一会儿,你就告诉我,我就离开。”女儿一头扎进妈妈的怀抱,依偎着妈妈,默默地流泪,过了一会儿,女儿擦擦眼泪,抬头对妈妈说:“妈妈,我还要考,明年我一定要考上。”

    在这个案例中,妈妈让女儿的感受和愿望作了恰当的呈现,让女儿感受到接纳和包容,消解了负疚感和绝望感,激发起对父母的感恩和对未来的信心。
, 百拇医药
    当孩子传递出需求信息后,父母要把对信息的理解如实反馈给孩子,不要随意进行评价、建议、推论、指示等,否则容易破坏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感到不被接受和信任,引起孩子的自我防御和愤怒情绪。

    如一个高二男生期中考试考砸了,数学和英语两科不及格,他回家向父亲诉说苦闷。

    父亲说:“你考差了,觉得很苦恼。”

    儿子说:“岂止苦恼,都有些绝望了,我感觉高考希望渺茫。”

    父亲说:“这次考差是因为你以前没有努力学习。”

    儿子不满地说:“你是说我应该更努力?”

    父亲说:“如果你现在开始努力还来得及。”

    儿子气恼地说:“考大学有什么了不起?我不信不读大学就没有出路了!”
, 百拇医药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起初还能觉察并呈现孩子的情绪,但很快就加入了自己的批评和指导,让孩子感觉不被接纳,感受到父亲对他施加的压力和控制,所以激发起防御和愤怒的心理,父亲与儿子的沟通以失败告终。

    父母要想准确反馈孩子的信息,就要注意培养与孩子共情的能力,让孩子感觉父母与自己在同一个位置上,在用心体会他的感受,能真正理解他的需求。同时要将理解传达给孩子,孩子才能感觉自己得到了父母的接受和承认,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化解,心灵才能得到抚慰,孩子才会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行为自然就会减缓,甚至消除。

    如一个初中女生在不熟悉的同学面前容易紧张,说话很不自在,她觉得苦恼,询问父亲:“爸爸,你读中学时,喜欢什么样的同学?”

    父亲说:“你是想知道怎样才能让同学喜欢你,是吗?”

    女孩说:“是的,班上的同学不喜欢我,但我不知道为什么。”
, http://www.100md.com
    父亲说:“你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不喜欢你。”

    女孩说:“嗯,我知道我不会说话,我说话没人喜欢听。”

    父亲说:“你只是放不开,在同学面前很难放松下来。”

    女孩说:“是的,我害怕我会说出让自己显得很没趣的话。”

    父亲说:“你不希望他们认为你没趣。”

    女孩说:“是的。所以我就尽量少开口,就不必冒这个险了。”

    父亲说:“不开口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女孩说:“是的,但是这样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同学肯定认为我太内向,不喜欢交往。”

    父亲说:“不开口没有使你得到想要的东西。”
, http://www.100md.com
    女孩说:“没有,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要冒一下险,多开口说话

    试试。”

    在这个案例中,父亲很准确地对孩子的信息进行了解码,知道孩子是想表达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苦恼和困惑,对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作了准确反馈和呈现,没有加入评价和指导,只是给予理解和接纳,而孩子在父亲的接纳下,很快理清了困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因此,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只有学会及时觉察和呈现自己的情绪、需求与愿望,及时觉察和呈现孩子的情绪、需求与愿望,既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才能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肯定孩子的需求,才能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让父母与孩子的内心都得到充分的滋养,获得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尊重感,从而减少、避免或及时化解亲子冲突,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北师大什邡附属外国语学校,德阳,618400)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赵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