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19期
编号:13124927
以功能性分析为导向的自伤行为解释模型研究综述(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19期
     〔摘要〕对自伤行为的解释经历了从最初的单一功能解释模型到整合性功能解释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发现,不同理论模型存在以下共同点:(1)不论根本诱因是什么,这些诱因都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引发自伤行为;(2)自伤行为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经历,强调早期诱因对引发自伤行为的作用;(3)自伤行为是个体对环境不良或自身不适状况的应对或反馈方式;(4)后期的负性强化导致自伤行为的重复发生。未来自伤行为的研究除了进一步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完善自伤行为的功能分析外,还应注重跨领域的应用研究,将功能性分析与临床医学和教育干预相结合;注重实证性研究,提高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改善数据和信息收集的方法,提高研究的信度;特殊人群与普通人群自伤行为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自伤行为;功能性分析;解释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19-0004-05

    一、引言
, 百拇医药
    1938年,Karl Menninger[1]首次提出“割腕综合征”(Wrist Cutting syndrome)的现象,并提出“自伤行为”(self-injurious behaviors,SIB)的概念,指出自伤行为是个体不以结束生命为目的的局部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2];2012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自伤行为确定为一种新的疾病类别[3]。自伤行为不仅在特殊人群中发生,普通人群中也有很多自伤者[4]。20世纪80年代初,Iwata[5]等人首创“功能性分析”的实验方法,将自伤领域研究方向从早期的心理地形学研究转到对自伤功能的探索。功能性分析是指从功能性的角度来理解、预测和治疗行为问题的一种研究范式,具体来说,用这一范式来分析一种行为时,要通过分析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来确定并分析引发这一行为的事件[6]。

    功能性分析将自伤行为的重复发生看做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结果,行为发生前的特定情境刺激对个体产生了强化作用,一旦以后遇到类似情境,自伤行为就会发生。因此,若能确定某种自伤行为的功能,那么在情境刺激出现时,只要满足了个体的功能需求,自伤行为便不会发生。80年代以来,以功能性分析来解释自伤行为备受研究者的关注,1997年美国《残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的修订案规定要对特殊儿童进行功能性评估[7],强调了功能性分析的作用,本文对以功能性分析为导向的自伤行为解释模型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思考,以期对其他相关研究提供
, 百拇医药
    借鉴。

    最初以功能性分析思路解释自伤行为的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只是单一功能解释模型,模型与行为是“点对点”的关系,即一种模型是一个独立的解释,研究者可能会提出多个模型来解释不同自伤行为,但是一个模型内部不存在相互作用。

    二、单一功能解释模型

    Carr[8]将自伤的功能归为五个假说:积极强化假说(positive reinforcement hypothesis) 认为自伤行为是一种习得的操作性行为,能够通过积极的社会强化来维持;消极强化假说(negative reinforcement hypothesis)认为自伤行为是一种习得的操作性行为,通过厌恶刺激的结果来维持;自我刺激假说(self-stimulation hypothesis) 认为自伤行为是一种提供感官刺激的手段;器质性假说(organic hypothesis)认为自伤行为是生理异常的结果;心理动力学假说(psychodynamic hypotheses)则认为自伤行为是企图建立自我界限或减少过失感的反应。
, http://www.100md.com
    Carr提出了自伤动机的五点假设,使得人们对自伤行为的解释跳出了只关注行为本身的狭隘性,开辟了“行为—环境”这一研究新方向,以后的研究也开始考虑“环境”这一因素对自伤行为的作用,如Suyemoto[9]将自伤的功能归纳为六种模型:环境模型、对抗自杀模型、性模型、情绪管理模型、分离模型和边界模型。

    在Carr和Suyemoto[10]的自伤行为功能解释中,每一个假说或模型都是从一个独立的角度来解释自伤行为的功能,各个假说或模型之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类型的解释优点便是为我们提供了多个研究自伤行为功能的新视角,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有研究者对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以来的自伤行为功能研究作了总结,归纳出以下自伤行为的功能:(1)释放焦虑;(2)表达愤怒;(3)表达不安的想法和感觉;(4)释放压力;(5)表达犯罪感、孤独感、距离感、敌意和忧虑;(6)表达情绪上的痛苦;(7)逃避情绪上的痛苦;(8)为自己提供安全感;(9)为自己提供掌控感;(10)自我惩罚;(11)明确与别人的界限;(12)终止人格解体和现实解体;(13)终止幻觉;(14)终止思维的飞速转变。有的研究认为自伤行为只有其中某一种功能,有的研究则认为自伤行为有多种功能。
, http://www.100md.com
    但是单一功能解释模型对功能的界定往往过于绝对,同一个研究的各个结论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而有些自伤行为的功能是模棱两可的或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于是以后的研究者对单一功能解释模型进行总结提升,提出了整合性功能解释模型。

    三、整合性功能解释模型

    (一)四功能模型

    Nock和Prinstein的研究[11]表明,自伤行为多从年龄较小的时候开始出现,有多种表现形式;自伤的原因与学习理论一致,包括自我强化功能(如情绪管理)和社会强化功能(如引人注意、体验回避),强化又分正强化和负强化,四个因子相互作用(如图1所示)从而可以将自伤的功能分为自我正强化、自我负强化、社会正强化和社会负强化四个方面。其中与自我强化相关的原因出现频率最高,这说明许多人自伤的动机是情绪管理(刺激或平抑)或者以前的生理经验。Nock和Prinstein[12]认为,社会强化不如自我强化频繁的原因是有自伤行为的成年人多孤立于外界环境,缺乏受社会环境影响的机会。这一结论与Iwata等人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互相矛盾。Iwata等人[13]对152个有自伤经历的个体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设计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得出的结论是:自伤行为持续发生的个体中38.1%是由社会负强化导致的,26.3%是由社会正强化导致的,25.7%是由自我强化导致的,5.3%是由一些综合控制功能因素导致的,其他因素干扰占4.6%。, 百拇医药(马小卫?赵斌)
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