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21期
编号:13124489
中小学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1期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

    运用潜意识条件性反射原理可以清晰表征出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过程,即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对一些情境或问题产生了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如一看到学校组织活动就心烦想逃离;或者是已经意识到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射,但无法通过主观努力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已经知道自己过于敏感,但是却无法克服,只要一谈到某些问题,心情立刻就很糟糕。

    这一理论分析在临床咨询中得到了验证,林林是我咨询过的一个初中生,她自诉每到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未见面的同学重新聚在一起,同学们会相互称赞彼此的新衣服和新鞋子,介绍自己的假期生活及新添置的电子产品,分享旅游见闻等,这时候林林的心情就会很低落,因为自己除了在家看电视之外,再无其他可说,只能默默地听别人谈论,感觉自己像空气一样不被别人注意。上小学时,每到六一儿童节前夕,老师都会征寻大家的意见,选择儿童节的集体活动,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各种建议,哪个地方好玩,哪个地方风景好,而林林一句话也插不上,因为她从没去过,此时她想的是,妈妈会不会因为费用太高而叹气,这时她的心情便非常低落。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同学们争相报名担任主持人,表演舞蹈、钢琴时,林林只能伤心地做个旁观者。在所有这些事情(S)发生时,林林的心情是低落的,情绪是焦虑(E)的。在这种焦虑情绪的影响下,林林会产生许多偏激、片面的思维和行为(R),如林林认为大家会看不起自己,自己低人一等,无法参与同学的谈话及学校活动是因为自己能力差。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林林索性远离大家。林林的这些想法和行为会使她产生焦虑的情绪(E’),E’使她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产生的焦虑情绪(E)的水平更高,更觉得自己卑微,更不愿意参加同学的谈话,于是彼此更不了解,以后相处时共同话题就更少,更回避集体活动,这些行为导致焦虑情绪(E’)更高,E’又推动E的水平不断升高,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经过多次的强化建立了条件性情绪反射,以后林林只要遇到类似情境就会产生这样的焦虑情绪、片面的思维和行为。
, 百拇医药
    四、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校心理辅导员在面对贫困生的这些自卑、抑郁、敏感、孤僻等问题时,通常会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效果微乎其微,原因是对于已经建立的条件性情绪反射,仅仅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是很难消除的。金洪源教授带领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团队经过大量在校临床实践证明,元认知干预技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对刺激情境建立新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代替原有的消极条件性情绪反射,并用暗示技术使新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迅速建立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间短、见效快,事半功倍,值得推广,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知调整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一些特定的刺激情境或事件建立了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而且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容易建立,也容易消除,只要改变这一条件反射就可以解决问题。
, 百拇医药
    (二)设计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

    和学生一起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在刺激情境出现的情况下积极的应对方式:刺激情境(S)出现时,要保持轻松、平静的情绪(E),同时在轻松、平静的状态下,产生一些积极、健康的想法和行动(R),然后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产生满意的情绪体验(E’),其中保持轻松、平静的情绪(E)是关键。

    (三)放松训练

    渐进式放松训练是暗示学习中的一种,在放松的状态下,个体的学习能力较强,大脑经验高度可塑。在舒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绷紧和放松全身的大肌肉群,逐渐让学生达到高度放松状态,将设计好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输入给学生,以达到快速建立新的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射的目的。经过多次训练,使新建立的条件反射不断强化、巩固,达到在刺激情境出现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的程度。

    (四)培养元认知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
, 百拇医药
    元认知能力是对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等的自我监控、调整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使学生在情绪出现波动时自我调节,防止以后遇到新刺激情境时再出现心理问题。培养并强化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完善人格,可以使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财富和贫富差异。

    在对林林进行了五次心理干预后,林林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变得积极、阳光、勇敢、乐观,老师和同学都反映林林变得活泼可爱了。

    五、中小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注意事项

    1.学校要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与知识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人把高考当作贫困家庭孩子“跳龙门”的捷径,一直秉承“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因此对贫困生的教育重心放在了知识技能的培养上,忽略了心理的健康发展,这就可能会使许多孩子成为“畸形”人才,对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将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升到新的高度。
, http://www.100md.com
    2.学校、教育部门应对贫困学生多给予经济上的辅助,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学校不应在广播、海报等宣传媒介上公布受助学生的信息,应学习美国公立小学下大雪不停课的理念。美国每年都会下几场大暴雪,每当下大雪的时候,公司和学校都会通知停止上班和上课,唯有公立小学不停课,为的是解决赤贫家庭的孩子在家挨冻受饿的问题,规定所有学生都来上学是为了不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觉他们在接受救济,最大程度保护贫困学生的自尊。

    3.教师应格外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发展,抓住机遇,启发引导教育。例如,在学校组织对地震或灾区捐款的活动中,对富裕家庭孩子捐100元而贫困家庭孩子捐5元这种现象要给予正确引导教育,让贫困学生同样感到骄傲与自豪。对于贫困生的许多优秀品质,比如勤劳、朴实、自立等,教师要充分肯定并号召全班同学学习,使贫困生感受到自己受到关注和得到肯定,这也有助于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是非观。

    4.恰当引导和教育富裕家庭的学生,使其对贫困生给予理解与尊重,尤其要防止校园内出现富二代、官二代的炫富、拼爹等现象对贫困生造成心理伤害。
, 百拇医药
    5.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勿把全家命运都强加于孩子身上,不要向孩子灌输为整个家族出人头地的思想,以免孩子压力过大。家长也不要把自己悲观、失意的情绪传染给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多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切勿自怨自艾。

    6.加强对贫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鼓励贫困学生勇敢地正视并接受自己的家庭,贫困并不可耻,逃避现实或自暴自弃才可耻。以历史上刻苦努力成才的事例激励学生,以史为鉴,将贫困视为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开阔胸襟,增强抗挫折能力,塑造健全人格。

    7.地缘性贫困的农村地区要在高考后针对被大学录取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避免这些贫困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贫富差异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绿色通道”资助,如何在大学中通过勤工俭学自强自立、完成学业,如何锻炼自己强大的内心以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让贫困成为成长过程中的财富,勿让强烈的自卑、脆弱的自尊、高度的焦虑、压抑的情绪折断了本该翱翔的翅膀。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33)

    编辑 / 丁 尧 终校 / 于 洪, 百拇医药(王艳)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