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4年第21期
编号:13124471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第21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行为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

    所谓家庭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时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中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总体上说,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家长教育子女的行为方式,不同家庭中存在着不同的教养方式,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维度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了分类。

    爱尔德最早将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分类,他认为,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包括独裁、权威、民主、平等、溺爱、放任和忽视七种类型。而鲍姆林特认为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专制型、权威型、忽视型及溺爱型四种。吴航等将家庭教养方式划分为单向度、双向度和多向度。

    虽然不同研究者的分类不同,但是都在一定的维度上体现了家庭教养的基本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同之处。本文主要根据鲍姆林特的分类分析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二、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在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有研究者将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父母是权威型和专制型,幼儿的利他行为分数均高于父母是溺爱型的幼儿,而父母是专制型的幼儿与父母是权威型的幼儿的利他行为的差异在各项任务上的结果不稳定,尽管父母是权威型的幼儿利他行为任务总分高于父母是专制型的幼儿的利他行为任务总分,但任务总分中差异不显著。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权威型与专制型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权威型

    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在生活中比较重视幼儿的意见,尊重幼儿个体发展的兴趣与需要,对于幼儿采取积极的教养态度,与幼儿共同确立行为准则,共同实施并作出表率。在权威型的家庭中,幼儿可以获得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享受平等的待遇。在这种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宽严并施,实施适度,在不伤害幼儿或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情况下,父母还能满足幼儿合理的要求,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 百拇医药
    在权威型家庭中成长的幼儿多数独立性较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而且容易形成宽容、助人的能力。在家庭生活中,幼儿与父母共同处理事情,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还能促进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为他人考虑的情感,因而有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二)专制型

    在专制型家庭中,家长与幼儿的交流较少,家长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幼儿只能无条件地接受。而且家长在提出要求时很少考虑幼儿自身的感受,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家长会经常拒绝与漠视幼儿的要求,会采用体罚的方式来管理幼儿,很少会对幼儿的行为表示

    鼓励。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幼儿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不良的家庭环境使得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较少,所以幼儿缺乏与人主动交流的能力,不善与人交流,对他人常常采取冷漠的态度,甚至拒绝与他人交流,很难形成助人行为。同时,幼儿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自信心较低,情绪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形成恐惧和逆反心理,从而形成攻击性行为。
, 百拇医药
    (三)溺爱型

    虽然溺爱型的家长与权威型的家长一样,对幼儿表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与幼儿经常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发展的需要。但是,家长对幼儿的要求是毫无控制地全盘接受,满足幼儿的所有要求,同时,对幼儿采取过度保护的措施,包办幼儿所有的事情,从而使幼儿缺乏独自锻炼的机会。而且,对幼儿的错误行为也采取包容的态度,致使幼儿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溺爱型家庭中成长的幼儿,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只知索取,而很少考虑他人感受,无法形成移情,性格自私、任性,缺乏责任感,不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而且,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儿童往往具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行为缺乏自制,不利于幼儿助人行为的形成与发展。

    (四)忽视型

    在忽视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家长除了给予孩子必要的生活照顾外,很少关心孩子的发展,亲子之间缺乏应有的情感交流。家长对于幼儿的基本行为缺乏相应的反馈,不关注幼儿在园表现,把教育幼儿的责任全部推给幼儿教师,采用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缺乏相应的责任感。
, 百拇医药
    由于家长缺乏对幼儿各种行为的关注,使幼儿失去了良好社会行为发展的机会。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幼儿具有一定的冲动性和攻击性,不顺从,很少替他人考虑,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不善于与人交往,对人往往会表现出冷漠的态度,一旦与人交往产生挫折,易产生对立、仇视的情绪。

    三、促进幼儿助人行为发展的策略

    幼儿期是助人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家庭的教养方式在幼儿助人行为发展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对幼儿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以便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发展。

    (一)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

    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之一,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家长要了解幼儿每个年龄阶段的成长特征,总体上把握幼儿的成长规律,掌握幼儿教育的正确方式。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作好榜样示范。
, http://www.100md.com
    家长应实施科学的教养方式,为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教育方式与内容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既不能对幼儿完全放任、过分溺爱,也不应对幼儿要求过于严厉。

    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与幼儿共同协商制定行为准则并共同实施。家长要让幼儿参与到家庭日常事务中,让幼儿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使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及责任感。

    家长要增加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时间,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日常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幸福感。家长可利用故事等让幼儿了解助人行为,并可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助人行为。

    (二)加强家园合作,关注幼儿的行为活动

    家长要加强与幼儿教师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同时也要将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告知教师,从而让家长与教师全面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双方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幼儿园要向家长介绍科学的育儿观念,宣传正确的教养方式,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

    家长应了解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对于良好的行为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并向幼儿说明原由;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改正,既不能体罚,也不能过分地宠溺。要理智地对待,多从正面感化,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家长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让幼儿学会从他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促进幼儿助人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市,637000)

    编辑 / 李益倩 终校 / 于 洪, http://www.100md.com(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