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5年第15期
编号:12789497
一个游戏串始终(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5期
     戴雯老师的课中,就一个活动从失败到成功的三次探索,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不良习惯最真实地引发出来,通过不断引发学生思索讨论来解决游戏失败的难题,学生最后运用良好的习惯成功地完成游戏。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但戴老师运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巧妙而幽默地让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激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从而为学生直观地展现了良好上课习惯的作用与效果,教学目的的达成可谓不留痕迹,一气呵成。

    两堂课,都是通过一个至简的游戏引发学生最原始的成就动机,以此动机为突破口,教师又充分巧妙地引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互动频繁、师生交流热烈,可谓妙哉。

    四、一种无框架、无拘束、无痕迹的课堂氛围与效果既成的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的达成,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一大难点。学生的参与度、思维的活跃、兴趣的浓厚、气氛的融洽、真情的袒露、交流的坦诚等都是评价当堂效果是否明显的指标。若以这些指标来评价,上述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效果无疑是非常好的,也难怪会被评为一等奖,但它们显然又高于这些指标。
, http://www.100md.com
    这两堂优秀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大部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气场与氛围。多年的探索中,很多心理教师仍然需要为不游离课堂主题而付出相当大的心力与体力,而不够老练成熟的教师还会在课堂环节的起承转结上显得生硬而刻意,在应对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时更是困难百出。

    然而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由于教师的精心设计,一个游戏便顺水推舟、自然前行,非常巧妙地避免了这样的局限,整堂课没有框架感、拘束感和痕迹感,心理教师能够腾出更多的心力和脑力来驾驭课堂的生成,或做穿针引线的引导,或做蜻蜓点水的点评,或做提纲挈领的总结,将学生在游戏中所有的感悟、体验、收获等一一引出。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氛围激发了他们所有的兴趣、专注、投入以及内心对成功的渴望,而所有这些有利因素让整节课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我们当前仍然有很多研究致力于总结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型、流程或模式,然而,若以“心育无痕”这一最高境界来衡量,这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无疑达到了这一境界,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海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发展水平。
, 百拇医药
    五、一位既无为又有为的心理教师

    最后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至难的一点。上海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直有良好的研究氛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培养了很多优秀和勤于钻研的教师。但显然,这两堂课对心理教师的现场生成能力要求非常之高。

    如果观看两堂课的录像,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共性,无论是王晨郦老师还是戴雯老师,她们在课堂上显然不是主体,学生全心投入,游戏、发言、探索、互动,整个课堂学生最忙碌、最热烈、最投入、最探索,观课者一望便知课堂是他们的,教师仿佛“无为”。

    但仔细分析则发现,教师的功力全在这“无为”之中:学生遇到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发生时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解决?如何继续?如何善后?如何又将学生能力推向更高的层次?教师在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探索,引出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和高潮,而这种引导是那样的自然与无痕,这便是“有为”。

    若以“无为又有为”来要求每一位心理教师,这个要求显然是非常高的,但这个境界应该是每位心理教师都应该去追求的,因为要做到“心育无痕”,还真需要教师“无为又有为”。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5)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章学云)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