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2786358
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18期
     〔摘要〕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较长的研究历史,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传统观点认为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容易产生攻击行为;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发现高自尊者才会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水平。本文在对以往有关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未来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青少年;自尊;攻击行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18-0004-03

    一、 引言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上升,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关注。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其特点是有着剧烈而不平衡的身心变化,容易发生攻击行为。青少年时期又是自尊发展的重要时期,个体更加注重对自我的评价。在探讨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关系之前应首先了解一下有关概念。心理学上对自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0年,James[1]在《心理学原理》中对自尊的定义是“个体的自尊是对其自我价值的感受,自尊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体实际的成绩与其潜在能力的比值”,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self-esteem=Success/Pretension)。Rosenberg认为,自尊是个体知觉到的现实中的自我状态与理想中的自我状态之间的差距[2]。国内学者朱智贤[3]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和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黄希庭[4]则认为自尊即自我价值感,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而有关攻击行为的概念,Dollard[6]认为,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对有机体进行伤害的一种行为”[5]。国内学者认为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传统观点认为自尊水平低的个体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高自尊者更具攻击性,还有研究者认为自尊与攻击之间没什么联系。了解青少年自尊和攻击行为的关系对于青少年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前人有关青少年自尊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作出概述,进一步探讨其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 百拇医药
    二、 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一)低自尊引起高攻击

    以往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低自尊个体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早在1985 年,Oates 和 Forrest就认为有暴力倾向的母亲自尊较低[7]。Fong 等人在对加州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有过问题行为的青少年相比没有表现出问题行为的青少年自尊水平更低[8]。关于这种观点Donnellan提出三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9]:Rosenberg 的社会连接理论(social-bonding theory)认为,低自尊削弱社会连接,从而减少了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增加了犯罪;新精神分析学家Horney和Adler指出,源于个体童年时期所经历的挫折或失败会导致个体的自卑感,从而在个体成年时引起攻击性行为,这里的自卑可以理解为低的自我评价,即低自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Rogers也指出,如果个体成长过程中缺乏对自身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可能会引发个体内在需要失衡,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另外,Toch认为低自尊和暴力是相互补充的关系,此消彼长[10]。即自尊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自尊降低,暴力行为增多。还有一种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低自尊者通过暴力形式来得到和维护其自尊,低自尊个体要保护自己免受由于外界压力和失败而造成的羞耻感和自卑感,暴力可能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即一种提高自尊的手段。以上这些观点多是早期学者对社会现象的主观判断,或采用主观问卷测得,少有实验证据证实。
, http://www.100md.com
    (二)高自尊引起高攻击

    很难想象,一个有着良好自我感觉的人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在人们普遍认为低自尊者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的时候,一些研究者提出高自尊更容易引起攻击行为。高自尊的人普遍具有更强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很优秀,然而一旦环境中出现否定或威胁其良好自我概念的情况,就会导致其出现攻击行为,以维护其自尊。另外,从攻击的特性分析,攻击行为是一种有冒险性的行为,通常需要一定的信心和勇气,由于低自尊者常常缺乏信心,出现情况时更容易逃避和忍受,所以事实上低自尊者是常常受到欺负的,而高自尊者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有学者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归纳,提出了自我中心被威胁(threatened egotism)学说[10]和高自尊异质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学说。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很好理解,就是那些对自己有不切实际高评价的人抵抗外界质疑和批评时所表现出来的攻击行为。高自尊异质性学说是近年来比较受关注的,所谓高自尊异质性是指高自尊的性质存在多种类型,有着较高水平自尊的人,其行为比低自尊者要复杂。比如,倪凤琨曾提到,防卫性高自尊的人确实有攻击性,更容易欺负别人,而真正高自尊的人即使在受到攻击时,也并不表现出攻击行为,真正高自尊的人反对欺负[7]。高自尊异质性学说的另一种说法是,脆弱的高自尊缺乏自控性,这样的个体很难抑制自己的愤怒,因而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国内学者通过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具有攻击行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发现,在问卷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得分上,这些学生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自尊很有可能是与高精神质或高神经质相结合而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因此,攻击性的最佳强弱预测项并不是自尊水平,而是精神质等其他一些因素。
, http://www.100md.com
    (三)自尊与攻击行为不相关

    一些研究者通过对16~18 岁的问题少年进行研究,对自尊、自恋以及攻击性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是自恋而并非自尊引起了个体的攻击行为。Baumeister和Bushman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以及Janis和Field的有关问卷测量了自尊,采用Raskin和Terry的问卷测量了自恋人格,并将攻击行为分为三种类别,即针对侮辱的报复性攻击、转移性攻击(即被试被侮辱却攻击别人)、无缘无故性攻击(即被试被称赞而非侮辱却去攻击称赞者),然后考察自尊、自恋与攻击的关系, 结果表明,有自恋人格特质的被试不管在哪种类型的攻击中都表现出高攻击性,而自尊和攻击之间相关不显著。Baumeister等提出的自我中心被威胁学说也认为,高度自恋者如果遭到别人或周围的争议,他们这种不稳定、不真实的自我肯定很可能对别人产生敌意,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因此,真正与攻击有关的是自恋[10]。Stucke 和Sporer的研究也支持是自恋更容易导致攻击性报复而与自尊无关。, 百拇医药(李雪萍 张丽华 刘婕)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