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2783850
同性恋倾向青少年心理辅导的思路和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0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20期
     〔关键词〕同性恋;青少年;心理辅导

    同性恋这个词对于青少年已不再陌生。媒体上不断出现某某明星出柜,某某国家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消息。同性恋信息的不断曝光已成为性文化环境的一部分,影响着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虽然国内外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早已把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中删除,提出了同性恋非病理化,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心理变态;到目前,也无从查到有何种证据表明何种治疗能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同性恋欲望。但是,以上的情况都是针对成年人。青少年正处于性取向的不确定期、探索期,对那些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学校心理教师不能无所作为,而应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科学、适宜地开展心理辅导。

    学生有同性恋倾向是指学生本人认为自己“喜欢”或“爱上”了某位同性同学,这种感情不是同性间的友谊,是“早恋”,即爱情;这种感情让他们心里有幸福感,想和对方在一起,还有诸如和对方接触时脸红、想身体亲近等身体性反应。
, http://www.100md.com
    笔者结合接待过的三例有同性恋倾向的中学生情况,谈谈在中学对有同性恋倾向的青少年开展心理辅导的思路和方法。

    一、创设安全、接纳、真诚的辅导环境,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的心扉

    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由于外在压力,不会轻易说出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心理教师要想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的心扉,就要创设安全、真诚的心理辅导环境,同时对来访学生提到的和性有关的信息采取接纳、开放的态度。只有在他们确信获得安全感、保密承诺后,才会说出心中最隐秘的同性恋倾向。

    小A,女,初二学生,班主任介绍来咨询学习问题。在第一次交流的后半程,她开始询问:“老师,您结婚了吗?”之后,又开始说“我喜欢上一个同学”,再后来,才说“她是女的”。

    小B,男,高一,因为想和同班一位男生在一起,遭拒,后通过锁对方的自行车、写信等方法要和对方见面、表达心意,后被对方家长知晓,找到学校,班主任介绍来访,但小B起初不愿谈自己的心事,后来表达自己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如果对方不接受自己是男的,自己将来为他可以做变性手术。
, http://www.100md.com
    小C,女,高三,一直咨询人际焦虑问题,在第七次交流时表示,她喜欢上一位同学,一直想不要早恋,可高三了竟然发生了这事,觉得很不应该,她常写那位同学的名字,很担心被别人看见。在第九次见面时,她说:“以前说喜欢的那个人是位女同学。”各类接待过的来访者起初都未提及自己“喜欢同性”,当心理教师真诚、平等、耐心的倾听、共情让他们感觉到安全,认为心理教师值得信赖时,他们才逐渐打开心扉。

    二、接纳、理解同性恋倾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倾诉心事、释放压抑

    同性恋倾向学生常常是情满于心却又不敢告人,处于压抑的状态,尤其当他们的感情不被对方接受,还被对方冷落时,更有着不可言的痛楚。因此,当学生表达他们的同性恋倾向情感时,心理老师要耐心倾听,引导他们把郁积于心的情和痛释放出来,而不能评判或急于教导。引导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进行表达,有利于释放他们长期压抑的能量,降低负向情绪;也有利于心理教师了解详情,对他们的状况进行评估。
, http://www.100md.com
    三、澄清青少年性取向特点,鼓励同性恋倾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性取向持开放态度

    当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后,心理教师不能用主流社会文化对同性恋的不接纳和排斥向学生施压,以期望学生能因惧怕而止步。学生有同性恋倾向并不是故意而为,不是意识层面的自主选择。当他们发现自己“喜欢”上同性时,内心会产生自我认同的混乱,他们疑惑自己怎么会喜欢上同性,但又有着无能为力的无奈和焦虑。所以,讲述未来生活中的艰辛不仅不能让同性恋倾向学生因害怕而止步,还会增加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自责和压力。与之相反,将适用于成年人同性恋的态度应用于未成年学生,对学生“选择何种性取向是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同性恋在许多国家已经合法化”等观点认同、合理化学生的同性恋倾向,会过早地给学生贴上同性恋的标签。这很可能会关闭学生在性取向上的自我探索。

    合理的做法是当学生倾诉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后,心理教师在表达出对学生感受的接纳和理解时,要澄清未成年人在性取向上还处于未定型期、探索期;未成年时的同性恋倾向不能定性为同性恋;同性恋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的个性发展状况、青少年时期的友伴关系都会影响青少年一时喜欢的是同性还是异性。然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性取向采取开放的态度,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扩大交往范围。之后,要澄清成年人同性恋也可以过有价值、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澄清,能够消解学生内心自我认同的混乱,引导学生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性取向、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 http://www.100md.com
    四、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扩大交往范围,获得积极的人际交往情感体验

    总结笔者接待过的同性恋倾向学生的情况,发现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苦恼一是来源于外在,他们爱慕的对象一旦发现他们的特别情感,不仅不接受还常疏远他们,使他们产生“求之不得”的痛;而更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他们在个性发展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某些阻碍因素或痛苦经历。

    例如,小A性格特别内向,交往范围窄,喜欢看爱情小说,但很少与男生说话,活泼的同桌是她唯一的好朋友。

    小B性格外向,但有听力障碍。小B戴着助听器,近距离、读唇语才能听懂、听全说话内容。上高一后,同学间不熟悉,他常贴着别人追问或大声地表达但又得不到的积极响应,尤其难以与女生顺畅沟通。当他感到同学不友好时,有一位性格温和的男生总能耐心地给他解释、听他讲话。

    小C小时候经常因为父亲不满意她的学习成绩而遭到父亲打骂;初中时因告诉了班主任同学们的一个秘密而遭同学们的冷落;上高中后对分数、人际关系非常敏感,学习努力但总觉得自己考得成绩太差,人际交往小心翼翼但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惹别人不高兴了;为了能专心学习,一再告诫自己高中期间绝不能早恋,但没想到却在高三“喜欢”上一位同性朋友。
, 百拇医药
    三位同性恋倾向学生的状况反映出个体的个性特点、成长经历、青春期同性和异性关系的状况都可能是同性恋倾向的影响因素。当他们同性人际交往受阻,异性交往很少时,他们的所有情感都投射到身边某位让他们感觉温暖、亲密的同性身上。这种同性恋倾向其实包含了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同性友伴的依恋。可见,要促使同性恋倾向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在性取向上自我探索,除了上述澄清青少年性取向特点的方法外,更要以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获得与同性和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情感体验为目标。没有个性的健全发展难有健康的人际关系,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就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不能打开同性恋倾向学生对自我、对异性的新认识。

    五、积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同性恋倾向学生同性、异性人际关系健康发展

    对于未成年学生来说,良好的环境、充满友爱的班集体的力量总是大于心理辅导室中心理教师的引导。为了确保同性恋倾向学生个性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心理教师还需要和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老师、家长进行交流,提出建议。交流中,出于对同性恋倾向学生隐私的保护,心理教师不可轻易告诉他人学生的同性恋倾向。即使对家长,也要与学生协商而定。否则,会给同性恋倾向学生带来更多的压力。与教师和家长的商讨可以以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如何搭建平台促进他们与同性、异性的友好交往为主题。获得教师、家长的帮助和支持,营造宽松、友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有利于放松同性恋倾向学生的身心,扩大他们的交往范围,使他们能在经历、成长中探索自己的性取向。

    总之,接纳、引导、创建有利于个性和人际关系健康发展的环境会为同性恋倾向学生在性取向上的自我探索打开新的视角。即使一些同性恋倾向学生在成年后成为了同性恋,健康的个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人际交往体验也会使他们过上有价值的、幸福的生活。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乐观认知行为技术训练(AFA12084)”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100033)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王世华)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