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75518
读懂孩子,从理解入手(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1期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真正理解,甚至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应该成为教育活动的常态,而不是作为一种新产生的教育模式而存在,任何教育活动都应该以理解为前提,因为爱是教育的前提,理解是爱的基础。“理解教育”中的理解尚不能完全囊括理解的内涵,理解不仅仅是消除误解,还应该是正面、积极地进行直指内心的沟通、直达灵魂的交流,实现从行为到内心的通透。

    2.来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

    在当前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带领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相较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从学生的消极心理转变为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从关注部分学生转变为关注全体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结合上述提到的理解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弱势学生身上,更应该注重全员理解——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做到理解。只有针对全员的理解教育才能抓住理解的核心,保证教育的公平,从根本上推动教育的发展。

    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强调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关注学生的积极面等方面。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只有深入理解,才能深入地挖掘孩子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才能找到一种更适合孩子的积极引导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 百拇医药
    三、理解的途径:理解应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全员,多途径、全方位展开

    1.加强全员通识性理论与实践指导,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各校应加强对教师开展教育理念、师德的培训,加强教师对“理解”的认识,掌握孩子成长规律,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明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点和方式,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

    除此之外,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案例分享、经验指导等活动,促进经验传递,促进教师反思和成长,从实践层面提高教师对“理解”的认识。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师生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不全面理解,很多时候是因为教师缺乏了解学生的渠道。在加强教师“理解”技能掌握的工作中,学校可以给教师搭建师生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有机会、多途径去了解学生,如设置各种意见箱,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自由辩论会等,畅通师生交流渠道。
, 百拇医药
    3.家校合作,共建“理解”共同体,实现5+2>7

    学生是社会人,他们的成长不仅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们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5+2=0,学校里五天的学习习惯等培养抵不过周末两天家庭的“熏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强家校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只有跟家长保持良好的联系,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正如案例2中所讲述的,只有深入了解家庭情况,才能更清晰地发现孩子的需要。

    4.以研促教,广泛、科学地开展学生研究,更好地把握学生心理

    学校科研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开展学生研究,借助专业力量,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且适合一线教师的研究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的研究能力,能够根据班级实情、学生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以研促教,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理解。

    5.鼓励学科渗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在当前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各个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是普及、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工作要求就是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各校鼓励学科渗透,让每个教师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识,树立“理解学生内心需求”的工作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才能真正落实下来,教师们才能做到将教书变为育人。

    爱是教育的真谛,理解是爱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应该只局限在根据孩子的行为去进行判断,更应该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孩子的内心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将教书转变为育人。

    编辑/王晶晶, http://www.100md.com(杨红)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