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2939824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第22期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关键词〕校本课程;积极心理教育;课程体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在校本课程原则指导下,我校拟开发 “积极心理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学校尚善教育理念。着眼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促进师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和补充作用。

    一、课程背景

    我校学生是珠三角新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学生,学生主要来自农民家庭、农民企业家庭和拆迁补偿家庭,有少数是外来务工子弟。他们有着城市认同的强烈需求,但又摆脱不了农村生活习惯和文化影响。他们特别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 http://www.100md.com
    我校的团体心理辅导已具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从2002年起就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进行实践探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尝试,至今已自主开发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在高校心理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开展大中小型团体心理辅导共达170多期,初步形成了有本校特色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涵

    (一)尚善教育

    我校“尚善”的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崇善——懂得做人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从善、行善,宽容、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爱心美德。

    第二层:修善——懂得做事善。像许海、许铭先生一样,勤奋拼搏,发挥潜能,积极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善。

    第三层:创善——善教善学。学校为师生搭建平台,在德育管理、教学管理上让师生充分发挥所长,形成乐教、乐学、善教、善学的氛围。
, 百拇医药
    我们的“尚善”教育既是一个理念,也是一种手段、一个过程,是我校追求的愿景。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教育”是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内容和途径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用积极的过程诱发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的一种理念。

    “弘扬人类美德,激发积极情感”是我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它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使每个人实现自我并超越自我,保持生命生活的最佳状态。这与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践行“尚善”教育理念的重要助推剂。

    我校“积极心理”特色课程的构建,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思想,以“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为策略,以“学生、教师、家长心理潜能激发”为目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抓手,以“团体心理辅导+个性辅导”为手段,建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此践行我校“尚善”的教育理念,创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 http://www.100md.com
    三、课程意义

    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践行尚善教育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教师、家长的潜能,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培养师生的感恩之心、从善之心,帮助他们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形成更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提升其品牌价值,为其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四、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系统全面、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校本课程体系;激发师生心理潜能,使之形成崇善、修善、创善的品质和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生团队、教师团队和家长团队,实现学校管理水平、教育科研水平、学校内在凝聚力的大幅度提升。

    (二)具体目标

    构建“三二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 百拇医药
    打造一支积极向上、业务精良、一专多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开发一批团体心理辅导案例;

    转化一批学习焦虑学生。

    五、开发措施

    (一)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开展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围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师生心理潜能激发”的目标、“团体心理辅导”的手段,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开发和完善。

    1.课程目标体系

    心理素质是个体整体素质的基础,学生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智力方面是有差别的,即获得知识有多有少;一般不同年级学生在个人经历方面也是有差别的,即初中新生都有“中小过渡现象”,初二年级学生有“八年级现象”,初三年级学生有“升学择业现象”。因此,我们在初中三个年级里构建如阶梯式上升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在初中各年级依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来实现不同年级的教育目标。
, http://www.100md.com
    初一年级目标:认识自我——积极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

    初二年级目标:悦纳自我——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和自我完善。

    初三年级目标:超越自我——积极的自我突破和自我创造。

    2.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课程是核心内容,由“三二六”板块构成。

    “三”——三个台阶,即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

    “二”——两种类型,即全员参与的普及课程,可供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普及课程,写进学校课程计划安排表,全体学生都必须参与,如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每月一次的大型团体心理训练等。

    开展个性化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状况、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如同质人群的小组团体辅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百拇医药(邱月玲)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