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期
编号:12981879
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问题行为: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期
     〔摘要〕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减少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本文以父母控制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着力点,根据以往的研究和相关理论,探讨了自我表露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监控和管理方式促使子女提高自我表露的程度,有效地减少不良行为的产生。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自我表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01-0004-03

    一、引言

    (一)父母教养方式

    本文选用父母控制作为父母教养方式的变量进行研究。父母控制模式是指父母在教养活动中经常用以控制、管理子女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1],即普遍意义上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父母控制指的是父母对青少年的行为和活动进行监督和规范,它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
, 百拇医药
    (二)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将个人信息(包括想法、感受、个性、经历等)和对非个人信息的自身感受(包括对对方或其他人、事的评价、感受、看法等)以口头或其他形式直接表露给对方的行为过程。自我表露是人际交往当中一个重要的行为表现,是表达和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自我表露增强了个体自我觉察的能力,可以与他人分享体验,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同时,自我表露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神秘感,可以建立亲密的关系,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达成合作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自我表露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许多研究者通过纵向和发展级联的研究方式探讨了青春期阶段自我表露的发展变化情况。Coupland[2]等提出自我表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问题最大的转折看似在青少年中期,这个时期的表露趋向最低。也就是说,青少年时期的子女对父母的自我表露减少,不告诉父母他们的情况和行为,导致父母无法对其进行良好的监控,从而导致子女不良行为的发生。
, 百拇医药
    (三)问题行为

    对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命名,国外普遍使用“风险行为”(risk behavior),主要是指不健康的、非建设性的,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的行为。国内多使用“问题行为”的概念。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青少年遭受到困扰或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容忍的程度,就会引起严重不安或焦虑,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这便可能导致一般的问题行为,严重的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甚至犯罪行为。

    本文根据以往研究,采用Lucas-Thompson等[3]的归类方法,将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分为外化问题和内化问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模型

    自我表露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它不仅能够影响青少年与父母的互动关系,同时也会对青少年的适应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选取了自我表露作为父母控制与问题行为的中介变量,考虑了多种相关变量的影响,使研究内容更深入、研究范围更广泛,获得的结论更丰富。
, http://www.100md.com
    三、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随机整群抽样,选取广州市多所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每所中学的两个年级各随机抽取5个班(每班约45人),被抽中班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67份,有效回收率为96.3%。其中,男生484名,平均年龄为13.13±0.86岁;女生383名,平均年龄为13.02±0.84岁。

    四、研究工具

    (一)背景资料问卷

    背景资料问卷用于收集被试的年龄、年级、性别、与谁同住、是否独生子女、出生地、父母受教育水平等。与谁同住按照“父母”“只与父亲”“只与母亲”“除父母外其他亲戚”几个类别排列,由被试根据情况作出选择,在编码时对这些选择分别赋予1~4的分值。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按照“小学(或以下)”“初中”“高中”“大学或以上”几个类别排列,由被试根据自身家庭情况作出选择,在编码时对这些选择分别赋予1~4的分值。
, 百拇医药
    (二)父母控制量表

    采用Barber和Olsen(1994)和Barber(1996)编制的父母行为控制量表。包括9个项目,如:“父母知道我晚上去哪儿”,“父母给我足够的自由”,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明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控制程度越强。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

    (三)青少年自我表露量表

    采用Statiin和Kerr(2000)编制的自我表露量表,翻译及回译过程同上。包括5个项目,如:“我会主动与父母谈论我的朋友们”。其中有2个项目为反向计分,要求被试在五点量表上对内容进行评定,“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量表分数为各项目分数之和,量表分数越高表示子女对父母的自我表露程度越高。本研究采用的是问卷的总分标准分,本次测量Cronbach’s α系数为0.61,在可接受范围之内(Fornell & Larcker,1981)。

    (四)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

    1.外化问题行为问卷, 百拇医药(肖婕婷)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