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期
编号:12979236
两个中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的发展过程及分析反思(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期
     〔关键词〕拒绝上学行为;分析反思;中学生

    当前,学生拒绝上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拒绝上学行为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5%~28%的儿童。据陈玉霞等人的调查,广州市中小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的检出率为22.5%,处于较高水平。拒绝上学行为给学生本人、家庭、社会带来较大负面影响,在国外受到高度重视,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研究,形成了完善的预防和干预体系。

    在我国,拒绝上学行为尚未受到足够重视,对其的预防和干预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导致拒绝上学儿童及家庭不能得到及时帮助,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间,加大了后期干预的难度。儿童离开学校的时间越长,重返学校就越困难。

    本研究通过真实记录两个中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的发展过程,从老师和家长对拒绝上学行为的认知、社会支持、学校处理方式、学生在家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反思。希望相关人员了解拒绝上学学生及家庭面临的困境,为拒绝上学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帮助。同时,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对学生拒绝上学问题的重视,逐步建立起我国学生拒绝上学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体系。
, 百拇医药
    一、案例一:欣欣

    (一)背景介绍

    欣欣,女,13岁,初二学生。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前,开始出现拒绝上学行为,最终完全不去上学,目前已待在家中两个多月。

    父母是内地人,来广州多年。父亲从事对外贸易生意,经济条件好,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欣欣有一个上高中的姐姐,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全家租住在广州城区一个中高档社区。

    欣欣在小学二年级从老家转到广州市区的一所普通公立学校。小学毕业后,升到目前在读的普通中学。该中学位于市中心,学校规模比较小,实行小班教学。因为公立学校是首先满足有户籍学生的要求,没有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要上公立学校不是很容易,因此父母和欣欣对于能上这所公办中学是比较满意的。

    欣欣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比较好。初中的最好成绩是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在年级排名前十。她喜欢历史、地理、生物,不喜欢数学、物理。
, 百拇医药
    (二)发展过程

    升入初二后,欣欣经常向父母抱怨压力大,作业多,比较抗拒做作业,每天拖到很晚才能完成。她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也不太满意,“不太懂学习方法,学得很累。记忆力不好,容易忘记学过的知识。”

    期中考试前一天晚上,“想到明天要数学考试了,觉得自己没复习好,担心考不好,就不想去了。”父亲向班主任请了假,理由是咽喉炎。因为前段时间,欣欣感冒没有完全恢复,总觉得喉咙有异物,不舒服,老想咳嗽。欣欣缺席数学的期中考试,在家休息了一天,她说自己当天没做什么,静不下心来,总是惦记着数学考试。

    第二天,欣欣感觉好些,觉得可以上学了。去了一天后,又不去了。“总是觉得自己跟不上,压力大,很累。”之后,欣欣去过学校一两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父亲对欣欣的态度比较宽容,他认为既然在学校学习压力大、紧张,就先让她在家里待一段时间。母亲忙于照顾欣欣的弟弟和家人的饮食起居,对欣欣不上学没有多大的异议。
, http://www.100md.com
    期间,班主任联系过欣欣父亲,希望他能带孩子到心理门诊看医生。父亲带她去看过中医。欣欣在家待了一两个月后,完全不去学校了。班主任打电话通知她父亲,因为孩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上学了,按照学校规定要办理停学手续。对此,欣欣父亲觉得不能理解,但也按规定办理了停学手续,希望能等到欣欣情况好转时再回校读书。

    二、案例二:嘉伟

    (一)背景介绍

    嘉伟,15岁,初二学生。初二上学期开学三个星期,被老师批评后,开始不去学校。目前已经在家待了三个月。

    嘉伟父母皆为本地人。父亲年纪较大,五十多岁,长期患病在家,吃低保。母亲四十岁,中专毕业,没有正式工作,在一个小公司做会计,收入不高。由于父亲身体有病,家里的一切事务全靠母亲打理。父亲有一个姐姐,年纪很大,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跟嘉伟家往来较少。母亲有个弟弟,条件一般,住在郊区,离嘉伟家比较远。
, 百拇医药
    嘉伟从小成绩不好。由于母亲很溺爱,造成嘉伟脾气大,稍不如意,就倒在地上打滚。母亲很怕他发脾气,孩子的要求几乎都会想办法满足。嘉伟虽在家里蛮横不讲理,到了学校却胆小怕事。

    (二)发展过程

    嘉伟从小成绩就不好。小学一二年级,基本能正常上学。到了三年级,由于功课加重,作业多,有时没法完成,害怕被老师批评,不想上学。遇到这种情况,母亲只好买玩具哄,到后来养成习惯,每天都要买了玩具才能去上学。期间,母亲找到老师,提出孩子上学方面的困难,希望老师对他的要求放宽些。老师降低了对嘉伟的要求。到五、六年级时,亲戚朋友都劝说嘉伟妈妈,孩子大了,不能再宠了。于是,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嘉伟妈妈会求助于舅舅。当时嘉伟舅舅未婚,住在附近,有较多时间管理嘉伟,他也比较听舅舅的话,学习也稍微认真些。初一时,舅舅一家搬到较远的郊区,两家往来减少。嘉伟初一有两天没去上学,没有特别的理由。

    到初二时,新来了一位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对学生要求较严格。开学第三个星期时,嘉伟没及时将老师布置的作业交上去,受到严厉批评。嘉伟第二天就没去学校,也不准母亲向老师请假说明。后来班主任发现嘉伟没上学,与其母联系,并安排两个住在嘉伟家附近的同学去探望嘉伟,做动员工作,鼓励他去上学。第一次,嘉伟还愿意见他们;到后来,嘉伟不开门,也不许母亲开门。多次之后,同学们也都不来了。老师打电话给嘉伟妈妈,希望她带孩子到大医院看心理医生。嘉伟妈妈带孩子去看过几次心理门诊。因为嘉伟不乐意,加上家庭经济不充裕,没有坚持下去。

    嘉伟不上学约一个月后,班主任打电话跟嘉伟母亲沟通,希望她能到医院开证明,为嘉伟办理休学手续。嘉伟妈妈于是按学校要求办理了休学手续。

    三、分析和反思

    (一)相关人员对拒绝上学行为的认知存在偏差, 百拇医药(陈玉霞?徐莹)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