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
编号:12977352
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研究述评(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期
     除了性别和年龄等人口学因素外,人格特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青少年的移情能力会负向预测其网络欺凌行为,随着移情的降低,相应的网络欺凌行为就会增加[21]。不论是情感移情还是认知移情,对网络欺凌行为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22-23]。自恋也是研究者在网络欺凌的相关研究中广泛关注的人格特征之一,自恋与网络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24]。网络为自恋提供了一个自我呈现的平台,自恋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有更多的线上活动,因而也就越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及网络欺凌行为的产生[25]。此外,道德推脱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网络欺凌者与网络欺凌/受欺凌者的道德推脱水平显著高于网络受欺凌者和未参与网络欺凌者[26]。另外,个体的自尊、归因方式等特征也是网络欺凌的重要预测因素[27-28]。

    2.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子系统,对人的身心及行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强的青少年,即便父母不在身边,没有父母的监督,他们也很少会做出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的行为,因而其参与不良行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与父母情感联结较弱的青少年,其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则相对较高[29]。研究者们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上网行为直接相关,是青少年风险性上网行为的重要预测因素,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的风险性上网行为越少[13,30]。还有研究者表示,父母对青少年上网活动的规定越严格,对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监督越频繁,惩罚越严厉,则青少年实施网络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13,31]。此外,在家中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是网络欺凌行为的一个预测因素,研究发现,在家中的私人区域上网的机会越大,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越大[31]。
, http://www.100md.com
    3.社会环境因素

    除了个体自身的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影响青少年网络欺凌行为的因素还有社会环境。例如,校园氛围可能会预测学生之间的网络欺凌行为,消极冷漠的校园氛围可能使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冷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可能会采取网络欺凌行为来攻击他人[5],那些与学校情感联结紧密,感知到公平、公正、和平、愉快的校园氛围的青少年参与传统欺凌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都比较低[32]。另外,研究者还认为同伴支持也是影响网络欺凌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来自同伴的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同伴支持越少的青少年,参与网络欺凌行为的几率也越大[32-34]。

    因此,在网络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中,不仅需要注意个体差异,还不能忽视父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还应该探讨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影响。

    四、研究展望

    国内外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研究中,仍可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 http://www.100md.com
    第一,就被试而言,目前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都是以青少年为被试群体进行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结论的推广性。根据CNNIC的调查报告,青少年群体只占网民群体的21.4%,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加大对其他群体的研究以扩大网络欺凌的研究范围。

    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大多数研究都是采用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来进行收集,可能存在社会期许效应,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教师评定、家长问卷等更客观的调查方式来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另外,在有关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大多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的方法,很难确立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采用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

    第三,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很多研究未对传统欺凌进行统计控制,而传统欺凌和网络欺凌可能具有协同发生的现象[5]。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在测量网络欺凌的同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调查,并在统计分析时对被试的传统欺凌行为进行统计控制,以考察各因素对网络欺凌的纯净效应。
, http://www.100md.com
    第四,就研究内容而言,大多数关于网络欺凌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对这一现象的描述阶段,较少考虑背后的行为机制。只有深刻地了解了网络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其中的作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有效制定相关网络欺凌行为的预防和干预计划,从而减少网络欺凌带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何丹.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网络欺凌:移情与自恋的作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2] Li, Q. (2007). New bottle but old wine: A Research of Cyberbullying in Schools.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4): 1777-1791.

    [3] Vandebosch H, Cleemput K V. Cyberbullying among youngsters: Profiles of bullies and victims[J]. New Media & Society, 2009, 11(8): 1349-1371.
, 百拇医药
    [4]Dooley J J, Pyalski J, Cross D. Cyberbullying Versus Face-to-Face Bullying A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Review[J]. Zeitschrift Für Psychologie, 2009, 217(4): 182-188.

    [5]Kowalski R M, Giumetti G W. Bullying in the digital age: a critical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yberbullying research among youth[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14, 140(4): 1073-1137., http://www.100md.com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 青少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