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2期
编号:12998511
教育谈话的结束技巧(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2期
     人们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陷入惯性的情感反应和思维模式,这些惯性反应会导致适应不良的心理疾病。在当前医学和心理学领域,有较多实证研究表明,包含正念(mindfulness)的练习能够帮助个体感知自我状态(包括身体、情绪和想法等)的变化,长期练习能够有效地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能够帮助严重疾病患者减轻慢性疼痛,调节情绪和睡眠[4]。“正念在可操作层面上的定义是:通过对当前一个接一个展开的体验,有目的不带评判地留意而获得的意识。”[5]正念疗法的创始人卡巴金设计了为期八天的正念减压课程,课程中包含大量放松、呼吸和身体练习,可用于日常生活,帮助教师提升自我状态觉察能力。笔者曾参加华人正念减压中心负责人胡君梅主持的工作坊,深有感受。

    人类的思维过程存在各种认知缺陷和偏差,这决定了我们大多数的判断和决策具有系统的局限性。借此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一方面希望人们能够识别那些常会出现重大错误决策的情境并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这难以做到。“我们都希望在自己要犯错时,能有个铃声提醒自己,但这是不可能的……理性的声音也许比错误直觉响亮而又清晰的声音更微弱”。[6]如果人们无法从内部监控自身可能出现的错误,那么可以借助外部监控系统,完成对决策和行为的检核。为避免类似的错误,临床医学、航空业和建筑业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清单[7],即将关键的任务操作罗列为项目执行检查程序。在落实有准备教育谈话的过程中,我们就曾采用该方法,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笔者曾就有准备的教育谈话做过多次论述[8],然而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这样的表述让很多教师以为谈话前的准备很重要,却忽视教育谈话收尾与结束的重要性。为此补充教育谈话的结束技术,并将“有准备的教育谈话”修正为“有计划的教育谈话”,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借助内部练习和外部监控系统,在教育谈话全程中都保持专注与觉察,感受到教育事业的意义与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晶.共情与教育[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陈金定.心理咨询技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4]卡巴金著,胡君梅译.正念疗愈力[M].台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

    [5][美]马修·麦克凯等著,王鹏飞等译.辩证行为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

    [6][美]卡尼曼著,胡晓姣等译.思考,快与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7][美]阿图·葛文德著,王佳艺译.清单革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8]徐莉亞,赵晶.有准备的教育谈话: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6:44-45.

    (作者单位:1.浙江省金华广播电视大学,金华,321000;2.浙江省金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金华,321000)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徐莉亚?赵晶)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