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3期
编号:13045961
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探讨(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7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3期
     〔摘要〕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应运而生,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精神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核心。为适应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育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创新教育当之无愧地被提高到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地位。创新教育,意味着必须摒弃传统教育中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育理念,从树立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优化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框架和实施创新课堂教学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3-0018-04

    创新推动着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人才是创新的关键因素,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21世纪的今天,机遇和挑战并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需要教育部门、教育者等群策群力,共同把创新教育向前推进。教师的教学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过程,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本身是极具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
, http://www.100md.com
    一、树立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理念

    创新是指通过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用已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不同寻常的思路和见解,在确定的环境中,为满足社会需求或理想化需要,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环境、路径、元素、方法,从而获得必然的成果的行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变革、进步、超越是其本质特征。从社会发展进程来看,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力量是创新,人类发挥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也是创新。有了创新,人类才能不断地超越现实世界。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最具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无疑是创新,它促使人类从现有的生命水平迈向更高的生命水平。有了创新,人类才会不断地超越生命。所以,创新不仅会超越现实世界,还可能会超越现有生命水平。创新教育就是使人类整个教育过程刻上创新烙印,缔造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并以此为教育基础,是一种以社会主义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1]。

    (一)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观念
, 百拇医药
    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固有的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小学教育过分重视构建知识结构,课堂教学也往往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导致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忽视。我们要破除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一味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新知的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创新教育。虽然创新不能没有基础知识做铺垫,但知识的全部和知识的累加却一定不是创新。如果学生脑子里只是储存知识,思维定向,把既定的答案当作独一无二和最终的答案,那么学生就会慢慢地变成书本和知识的奴仆,久而久之就成了只会读死书、死读书的机器。我们应当明白,教学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学生学习知识是“探索发展”和再生产、再建构、再创造,而不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掌握知识”,学习过程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创新情景下进行创新能力的学习[2]。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不断地创新。

    教学应该是多种知识积淀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是能力内化的过程,而不能只是知识的累积和技能的传承。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乐于探究,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激发学生敢于超越,并且做到不模式化,不保守封闭,不按部就班。传统教学求同,以教师为权威,教学模式刻板固化,课堂管理封闭沉闷,教学评价单一,这种教学应该改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求异,让师生民主交流,教学模式多变,课堂管理开放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做引导,多让学生提问题,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多让学生亲身体验,切身体会,多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气氛在教学实践中是很有价值的,教师不能固守己见,不更新教学观念,一成不变适应不了时代的發展。
, http://www.100md.com
    (二)树立创造性的教和学的观念

    创新教育要摒弃传统教育的弊病,必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并突破以往的保守性教育和传承性教育,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人为本,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起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步把教育“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具有创造性,学生的学更要有创造性,要使学生不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愉快地探索学习新知识,使课堂气氛充满和谐。

    教师的教要具有创造性,体现在教师不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教给学生探求答案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自己在探索中得到启发,学到知识,学会方法。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地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有潜力的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应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承认差异,重视实施,才能让有差异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创新的潜能,并且潜能都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发展,这一点教师应相信,正如相信每朵花都会开,只是花期不同一样。教师应敢于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这意味着教师要有灵活的创新头脑,强烈的创新意识,坚韧的创新意志,并且做到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3]。

    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学多表现为:学生敢于超越,敢于展现探索的过程,并展现这一过程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而不是急于寻求结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会主动探索新知识,不懂得结合实际,不懂得创新的人。学生不应该只是凭一时的兴趣,而是应该有强烈的好奇心、主动的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新时代的学生应乐于发现问题,善于探究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并且做到不盲从,思维不定势,不满足于已有的结论,基于自身的知识和认知,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问题、新论点。, 百拇医药(林真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