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044272
整合课程资源,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7期
整合课程资源,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整合课程资源,深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评价标准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深化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开篇就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重点落在“育人”这个目标上,旨在以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来看,突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作为六大素养之一——健康生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要点,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让学生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综合起来有以下特点: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人格健全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二)课程标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虽然没有单独系统列出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但在各学科中都有所体现。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要求各学科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有机渗透。而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等四门学科课程中则有集中的体现,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详见表1。

    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明确为四个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把它分为四个维度分别列出四个水平的具体目标。

    (三)教育部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论述及课程形式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直接而且高效率地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既是一个显性的发展趋势,又是一個充满矛盾和争论的过程,还将是一个长时段的发展经历”[1]。根据目前深化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已是一个大家都在探讨和实践的课题。近年来,各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和建设方面建树颇丰。
, 百拇医药
    课程的形式主要有四类:科普性质的讲座、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中小学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上要考虑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学校课程目标的建立也是如此。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培养都设有相应的课程,而心理素质的专门课程则被忽视,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应重视的问题。“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2]已成为新的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之一。

    学校开发和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深化课程改革之篇中要义,是落实“人格健全发展”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之一。对于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念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每个学生个体而言,具备“健康生活”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是贯穿一生的一条主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宗旨也正是如此,通过课程的实施,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今后的基础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开放和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没有规定的课时要求,没有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学校在这些方面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在行政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管理层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督导评估理念和技术严重缺乏,没有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实施及课程的绩效进行指导和评价;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难把学生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完善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很容易出现日常忽视心理健康,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固定课时,以及一旦学生中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临时抓一抓的现象[3]。

    1.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课时方面。教育部14号文件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的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和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如济宁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小学、初中学段每学期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活动时间不得低于六课时,高中学段每学期不得低于八课时。, 百拇医药(陈明利?胡建芳)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