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044170
中职学校“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9期
     〔摘要〕目前,一些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缺乏计划性与连续性,“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主要是心育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扰和问题,确定辅导目标,设计辅导内容,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组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自信。学校可借助于“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这个特定的课程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

    〔关键词〕点课制;团体辅导课;探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9-0033-03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了“四个结合”——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其中,“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与调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原则,而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团体辅导课由于具有“活动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加强学校的心理团体辅导课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 百拇医药
    一、目前心理团体辅导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所能奏效的[1]。各级学校希望通过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对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达成影响,但很多活动的开展都缺乏计划性与连续性,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不同阶段心理培养的需求与应该达到的任务目标,导致心理团体辅导课或心理健康教育课没能充分发挥其效果。

    “心理团体辅导课没有我喜欢的内容,我不想参加。”

    “主题里面的案例离我们太远了,引不起我们深刻反思。”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参加了活动,但是我的心没有进入团体,在人群中我感到很寂寞。”

    有些学生对心理团体辅导产生抗拒的心理,是因为他们对内容没有兴趣,对设置的活动没有产生共鸣,对心理团体辅导的形式难以接纳。辅导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学生不但不合作,还产生了消极抵触情绪。
, 百拇医药
    二、“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的含义

    所谓的“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能够与他们心灵形成共鸣的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能力,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发挥潜能,促进人格的完善的一种辅导方式(见图1)。

    三、“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的应用

    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他强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他的学习观认为: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为目的,以自主选择的自认为有意义的知識经验为内容[2]。
, http://www.100md.com
    “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充分体现了卡尔·罗杰斯的教育理论核心,它通过学生点课(班主任点课)、确认点课、执行点课的方式进行操作。

    学生点课(班主任点课):是指学生或者班主任根据班级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阶段性状况,适时地向心育教师提出心理团体辅导的主题要求,也可以通过浏览校园网站“点课”课程(包括自我意识、学习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生涯发展、其他)进行主题的挑选并提交点课。系统提供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即在点课提交至心育教师还未对点课进行确认操作这段时间内,允许学生或者班主任自行修改、取消自己的点课等点课管理相关操作(见图2)。

    确认点课:学生或者班主任点课提交到校园网后,心育教师对点课的数据信息进行确认,确认的方式是通过电话联系学生或者班主任。确认的内容主要包括填写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效,无效的点课心育教师可以直接取消。

    执行点课:包括制定点课方案和点课落地。根据“点课”要求,心育教师及时了解该班学生的情况,制定干预与疏导训练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点课”班级、“点课”时间及主题,设计提纲、施教时间及地点等信息(见表1)。
, 百拇医药
    四、“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的效果

    第一,对学校而言,“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专业指导。

    心理咨询室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机构,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教育机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校借助于“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活动这个特定的活动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借助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功能的操作过程实施做出辅助性的重要贡献。在实施各种辅导目标时,无论是认知的转化、情感的升华,还是情绪的调控、行为的训练,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蕴蓄直至提升的渐进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第二,对学生个人的影响。“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及生涯发展等方面受到了积极影响。

    “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主要是心育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困扰和问题,确定辅导目标,设计辅导内容,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组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提升学生自我意识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接纳自己,提高自信。例如,“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对未来一片迷茫,终日浑浑噩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的心理十分严重……”“经过努力却仍然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状态,渐渐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学习自信及学习的动力,进入中职后最初的梦想已渐行渐远……”在执行点课制时,根据学生目标缺失的困惑制定辅导主题,设计了“我的目标我的梦”辅导课程,通过暖身活动“向前走”引出主题;“心灵故事”中,通过主人公的迷茫,引导学生了解自身的状态,挖掘自身资源,明白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探索航标”环节运用体验活动等,帮助学生清晰自己的状态,挖掘自身的资源,树立学习自信心;“拟定航线”环节运用“遇到两年后的自己”,让学生明确目标,体验到希望带给自己的力量,获得学习动力。“目标前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争取、担当和坚持。这种针对性的辅导课程可以为中职生在校期间了解职业、准备职业、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 百拇医药
    第三,对教师个人的影响。“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使教师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从“辛苦型”走向“创造型”,重新认识自己的作用和地位。

    先哲苏格拉底曾言:“生命如不诉诸批评的省察,这种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3]思则得,不思则不得。在“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中,教师从学生反馈的信息中进行反思,对教育行为方式进行提炼,对教育教学艺术进行凝练,对“点课”的内容进行革新,从备教材、备教法上升到备学生的新层次,也由被动教上升到学生主动学的新境界。渐渐地,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找问题,教研中谈问题,实践中破问题,并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展示教研成果,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五、结论

    我国明朝中期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因时、因情况不同而异的道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他去成长。“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理念,在课程设置、行为训练、潜能开发等方面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学生也有了努力的动力和方向。通过“点课制”心理团体辅导课,可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班级内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风;激发学生自我教育;使教师高度重视、关注班级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阶段状况,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发展性心理教育。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积极而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1):4-7.

    [2]俞国良,罗晓路·罗杰斯: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与教育[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 (22):52-54.

    [3]卢风. 论“苏格拉底式智慧”[J].自然辩证法研究 , 2003 , 19 (1):1-5.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东莞,523909)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http://www.100md.com(许晓霞)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