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095696
因诚致明 因明致诚(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0期
因诚致明 因明致诚

     〔摘要〕本文通過对《中学德育大纲》的解读和道德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优势分析,阐述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中学道德—心理教育的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优化和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心理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20-04

    宋代理学家张载在《易说·系辞天下》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因诚致明,因明致诚,故天人合一。”这句话用来诠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再合适不过了。心理教育注重人的内在本性,道德教育注重外在的社会要求,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则能够达到从人的本性出发,追求生命超越的境界[1]。

    1998 年 8 月 20 日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这说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同属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在目标上具有统一性,功能上具有互补性,手段方法上具有借鉴性,内容原则上具有交叉性。所以如能够将两者整合,将会为德育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能够加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与传统道德教育理论不同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