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3期
编号:13086475
课堂教学中“共情”缺席的原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3期
     〔摘要〕知识中心、“好生”中心、自我中心是课堂教学中“共情”缺席的主要原因,教师必须换位思考、找准和声,必须腾空自己,放慢脚步用心陪伴,必须从多角度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才能与学生准确“共情”。

    〔关键词〕共情;课堂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3-0068-03

    《牵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我国台湾歌手苏芮唱红的一首通俗歌曲,歌中唱道:“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细细感受一下分明是一首深度“共情”之歌啊!“共情”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心理咨询中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是影响咨询进程和效果最为关键的咨询特质,其同义词有投情、神入、同感心、通情达理、设身处地等[1]。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临床使用共情时有一种通俗的比喻:“穿上病人的鞋子(站在病人的立场上)来观察、感受病人的体验”。[2]可以说,没有“共情”,恋爱终将成泡影,没有“共情”,心理辅导无法抵达来访者的心灵,没有“共情”,人际关系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共情”,课堂教学无异于一台独角戏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