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11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8期
     【例7】《奔跑吧,兄弟》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在学生中掀起了热潮,引发学生常在课间玩起节目中的经典游戏“撕名牌”。不过这个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不仅时间有限,也有安全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将它与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请在我背上留言”相结合。以“改正缺点、完善自我”为主题的辅导课,辅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优缺点,在全班活动时,学生可以将别人身上的一张缺点便利贴撕下来,然后在新的便利贴上写出自己建议的具体改变方法,再贴回去,也可以加上一张优点便利贴。经过改编后的游戏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活动中。

    【例8】《奔跑吧,兄弟》里“胡辣汤蹲”游戏也可以改编用在小学心理课堂上。它的游戏规则是:游戏成员站成一排,听口令“X碗胡辣汤”,按顺序轮流下蹲,循环游戏,出错者受到惩罚。我曾尝试改编口令,将其中的胡辣汤换成苹果,在小学二年级学生中開展,效果很不错,深受学生喜爱。我又尝试准备了真实的小苹果让学生拿在手里下蹲,最后的胜出者可以与本组的成员一起分享苹果,出错的则需交还于我,用于接下来的活动奖励。可喜的是,这次尝试更加成功,小朋友们不仅认真玩游戏,提高了专注力、反应能力和躯体协调能力,还体验到成功后分享的乐趣和出错后的勇敢承担,这又能为后续的活动做铺垫。
, http://www.100md.com
    三、活动素材在心理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一)以少胜多,深入挖掘

    针对部分心理课堂活动简单堆砌的现象,我认为活动的选择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除开场热身游戏外,甄选一到两个有梯度的主题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讨论,挖掘本质,有利于把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带到深处。即使活动素材再好,若缺乏层次性,那也是多余的。

    【例9】在“来,我们合作吧”心理课上,主题活动“系彩球”贯穿始终,从第一关小组随意系彩球,到第二关集体讨论制胜法宝,再次系彩球,继而总结合作妙招,勇闯第三关,全班集体合作系彩球,完成彩球拱门。这样层层深入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在深刻体验后,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状态的改变。

    (二)以小见大,发散思维

    有时候一些活动素材可以运用在多个主题中,那么关键在于,运用要选好角度,注意提问的方式,生成点要围绕目标。不同的角度提问会将学生的讨论引到不同的主题上,因此心理教师的问题设计和引导相当重要。
, 百拇医药
    【例10】在一位心理教师的“寻找微幸福”课堂中,通过一个公益广告《爱心传递》,引导学生意识到即使是面对陌生人,我们同样可以用自己微小的行动去传递这份幸福,在传递幸福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幸福。部分学生反馈:“生活中的微笑、微爱、微行动,短短的时间,小小的动作,也可以有长长美美的幸福”;“一直都存在的微幸福原来被我一直忽略了,我们要学会发现、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而温暖的微幸福”;“这节课我感觉自己感知微幸福的能力提高了呢,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挫折”。

    (三)以柔克刚,贴近心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写照。在心理课堂上,使用有效的活动素材,运用专业的辅导技术,能让学生的心柔软起来,促使学生的情绪化躁为静,问题的解决也就化繁为简了。

    【例11】在“当愤怒来临时”心理课上,中心环节运用冥想,配合轻音乐,让学生在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允许意象或印象进入脑海,想象自己身处于美丽的大森林,感知自己的呼吸,体验平静的美好。这种静心训练有助于学生增强自我意识和改善自身状态。
, 百拇医药
    【例12】一位心理教师在心理课堂上运用了“心灵图卡”这种表达媒介,活动安排分小组使用“心灵图卡”分享自己的感受。我觉得这种媒介有具体的影像,有助于学生投射式表达,呈现内心深处不被意识觉察的情感。这节心理课确实非常有成效,减少了学生的防御心理,增强了学生表达自己的动力,打开了学生之间表达与沟通的渠道,并且师生和生生之间多次共情,推进了后继活动的开展。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知识爆发的全球化时代,手机的普及使用和电视媒体的导向为活动素材的出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作为教育工作者,那些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材料,经过我们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增加了趣味性、生活性、针对性。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创造,期待焕然一新的活动素材为心理课堂引入活水,让心理课堂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陈虹,郑小东.中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赵俊萍.团体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8:22-24.

    [4]钟志农.谈谈班级团体辅导活动的发展进程[J].思想理论教育,2007,(8):80-83.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健小学,台州,318000)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 百拇医药(王晓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