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111
推广和普及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28期
     〔摘要〕生涯规划以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中学生学会和掌握社会适应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兴趣。为此,进一步澄清和分析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和误区进行进一步解读,显得很有必要。

    〔关键词〕生涯规划;推广;普及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8-0037-04

    当前,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一部分地区和学校通过各种手段在开展着相关实践,部分学者也对其进行着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研究和探索。但总体而言,其重视程度、普及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管理者和指导教师对其概念、性质、意义和作用存在模糊的认识,许多做法有待商榷。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生涯教育进行科学的界定和阐述,更有必要结合国内外现状,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思路和目标进行澄清和分析。
, 百拇医药
    一、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进展途径,它不仅包括工作和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1]。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通过他的工作或专业、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通常被视为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

    生涯规划是以个体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生涯规划的观念认为:(1)每一项职业都对社会有独特的贡献;(2)相信事业是生命的一个重要部分,人有一个寻求生命意义和方向的动力,即追求梦想与理想;(3)要求我们探索过去、现在和将来,回顾过去,可以寻找阻碍我们成长的经历,重建自我的信心,把握现在的状态,为将来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4)应该探讨一生中的不同角色,这些角色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如事业目标与人生角色的互动作用,通过规划不同的生命角色,才能迈向多元的人生目标;(5)相信生命意义和目标可以在不同的活动领域中实现(如工作、学习、休闲);(6)探索自己、认识自己的需要、技能、价值观和兴趣,了解自己是什么、要什么;(7)个人在事业规划过程中,对社会环境须仔细考虑可操纵因素与不可控制的因素;(8)相信生涯规划的技巧和方法可以从适当的辅导与教育中学习获得[2]。
, http://www.100md.com
    所谓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中学生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3]。

    二、中学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中学阶段正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渐建立起来。开展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让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学习的目的,在于帮助中學生把握住现在,看清楚未来,促进自我了解、自我定位。让中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认识自我以及社会,在此基础上,确定未来从事职业的目标,制定计划,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条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4]。这对学生一生可持续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达成幸福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中学教育要“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一份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将会引导个体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个体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个体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个体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将会引导个体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个体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其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其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5]。中学生通过生涯学习,学生和家长都对职业生涯形成清晰定位,实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能及早避免家庭资源的巨大浪费,提高家庭的幸福指数,提高就业单位潜在的生产力,实现个人及家庭、就业单位、社会的多赢局面。同时,也能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消除潜在不安定隐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 http://www.100md.com
    中学时期处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期,青少年要面对很多和事业相关的抉择,包括升学、文理分科的选择,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的选择,以及职业的选择。能够有效地规划人生和事业是青少年学生的一个重要成长任务。特别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从而确定人生的方向,为准确定位提供奋斗目标和策略,并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认真分析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找准职业方向,把握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

    三、国内外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在西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早,实践和经验比较成熟。美国、德国等职业系统非常规范和发达的国家,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学校也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而职业测评更是铺天盖地。美国的生涯教育从六岁开始,小学、初中、高中、18岁以后,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生涯分工。要求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兴趣、专长、特点、能力等进行自我认识;要进行教育与职业关系的探索,了解职业信息的获得和使用、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工作与社会的关系等;还要学习职业决策和进行职业规划。新加坡教育部推出了ECG网络系统,也就是“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网络系统的试验计划,帮助学生展开职业规划。该系统目前共收集了来自23个行业的100份职业,除了列明各职业所需的条件、工作性质以及平均收入外,还附有人们工作时的照片,方便小学生理解。此外,系统提供完整的中学资料,包括专长领域和课程辅助活动等,协助学生做好升上自己心仪中学的准备。新加坡教育部去年为中学和初院学生推出了相同系统,里面收集了多达600份职业资料。在日本,职业生涯教育是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中进行职业生涯观念和职业生涯准备的教育,旨在使学生具有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从2006年开始,日本的《高中学习指导要领》就扩大了职业课程的选修科目,加强了生物、生命科学、制造业、通用技术类科目,对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职业课程进行了修改。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0年起,用3年时间开展了专业教师培训,还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提供了职业教育课程所必要的设备、实习与实验经费。澳大利亚高中学校均开设丰富的选修课,从烹饪、缝纫、木工到电子、舞蹈、设计、艺术等,有些课程是为上大学做准备,有些课程与就业有密切关系,同样折算成绩。很多本地学生选择实用技能性课程,三成左右会选择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加拿大从小培养孩子的职业观念,从小学到中学,老师会安排不同的“职业日”,邀请学生家长或社会人士到班上作职业介绍。很多学生就是通过这种介绍,从小立下职业目标,指导自己在高中阶段的选课。中学阶段,学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如职业技术课程、美术、体育项目等,或让学生参加相关课外活动,如体育、戏剧或国际象棋俱乐部等,鼓励学生拓展个人兴趣。, 百拇医药(何宝平)
1 2下一页